这些年,我经历过好几个难忘的国庆节。1970年深秋,我到北京入伍当兵。转年,即1971年的国庆节前夕,母亲托二哥给我写了一封信,希望我在国庆节那天拍张穿军装的照片寄给她。母亲说快一年没有见到我了,不知道我现在穿上军装是什么样子,很想看看。接到母亲的信,我很心酸和内疚,因为快一年了也不知道给家里写封信,让母亲这么惦记。我忙问战友,北京哪家照相馆最好,战友告诉我,西单照相馆最好。我问,什么叫好?战友们笑着对我说,拍得最漂亮。
国庆节那天一早,我请假去西单照相馆,里边排队的人很多。我排了两个多小时才轮上照相。走进照相室,拍照片的人突然喊我的名字,我惊讶地发现,摄影师竟然是我邻居的亲戚鲍昆。鲍昆的哥哥是著名作家鲍昌,鲍昌的儿子鲍光满后来也成了作家。鲍昆小时候经常到我们那儿去玩,那时候他就鼓捣照相机。鲍昆给我照相时很仔细,他一直抱怨我太严肃,在国庆节这一天应该微笑,他比划着说,是一种自豪的微笑。我想这是拍给母亲的,想着想着就咧开了嘴。这张在国庆节拍摄的照片,把我拍得很英俊,有一种年轻军人的气质。几十年过去了,我拿这张照片当了微信头像,它记录着我在国庆节那天的激动心情。后来,鲍昆成为全国知名的摄影艺术理论家,有时候碰见他,他总说,你在国庆节那天照的照片可是我亲手拍摄的。
1998年的国庆节前夕,我在江西赣州的好战友胡远云带着他的闺女突然找到我。在部队宣传队的时候,我弹月琴,胡远云吹黑管,他也是我们乐队的副班长。我懒,他就经常帮我洗衣服和床单。我过意不去,他说自己是山区穷苦人出身,干这些洗洗涮涮的活是本分。他为人朴实憨厚,对我的影响很大。后来我们经常通信,知道他在赣州的税务局工作,已经是科长了。这次他很突然地带着十几岁的闺女来天津。我见他仿佛变了一个人,很消瘦,但眼睛里还是有一种精神。他拥抱了我,对我说,只能麻烦你了,后天是国庆节,你明天带我和闺女去北京天安门看升旗吧。我说,没有问题,老战友了。胡远云笑着对我说,我现在肝癌晚期了,大夫说我还能活半年。咱们一直在北京当兵,我就是想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再看看北京的天安门,而且要在国庆节的时候。听到这番话,我心里很难过,握着他的手不知道说什么好。
国庆节那天,天还没有亮,胡远云就带着闺女敲响了我的房门。他说,早点去,能有个好地方。我们住在东华门,走到天安门广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拽着他的手找了一个好地方——能看见升旗手的位置。东方的云层很厚,但晨阳还是顶破了云层蹦了出来,刹那间整个天安门广场像撒满了碎金子,天安门城楼一下子红彤彤的,升旗手从沸腾的人群里走了过来……看着五星红旗在晨风中冉冉升起,胡远云激动地朝着国旗敬礼,久久没有放下来,眼睛里都是泪水。他颤抖地说,治邦,你圆了我一个梦,我这辈子活值了!突然人群里,有人高唱《歌唱祖国》,歌声雄壮有力。我和胡远云也站在那里高声歌唱,就觉得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浑身的血液在流动着,那种情绪是没有办法克制的。四个月后,胡远云的闺女给我打来电话,说,我父亲一早去世了,他一直喃喃着你的名字。
前几年,我出差去湖南的常德,得知浏阳的花炮很有历史。浏阳花炮的历史可溯至唐宋,其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相传,爆竹发明者为唐朝的李畋,至今浏阳麻石小街田巷仍有他的祖师庙。我们到达浏阳时,距离国庆节还有一天,当地的朋友就劝说我们留下来,看看浏阳的烟花,要不然遗憾终生。我来了兴趣,在国庆节当晚,站在浏阳河畔,看烟花。当明月升起时,我看到万朵烟花在天空炸开,姹紫嫣红,百花齐放,就觉得心也随着烟花在夜空里飘荡。
当地的朋友说,这是放给祖国的礼花。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祖国你好,我们把最有魅力的夜空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