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电影中,由佟志坚自编自导,王安宇、张天爱、王彦霖领衔主演的电影《毕正明的证明》,以反扒题材展开叙事,目前以豆瓣7.4分的成绩领跑国庆档,并成为首部在国庆档凭借口碑实现票房逆跌的作品。“真正好的故事风格,该从故事里长出来。”谈及电影《毕正明的证明》的创作,导演兼编剧佟志坚解读了自己对影片“江湖快意恩仇”风格的思考。
创作初期,佟志坚曾为影片风格陷入迷茫。直到重新梳理剧情元素——功夫、武林秘籍、师徒羁绊,他才豁然开朗:“这故事有警与匪的恩怨缠斗,有火车上的正邪交锋。”最终,他将风格定调为“快意恩仇”:“快”是用大量快剪镜头营造刀光剑影的紧张感;“意”是注入侠义精神,凸显毕正明身残志坚的热血;“恩”是刻画四对微妙的师徒情,让情感更显缠绵浓密;“仇”则是传递角色隐忍的愤怒与不服输的倔强,用这种风格讲述小偷江湖的覆灭与警匪缠斗的核心。
在佟志坚眼中,毕正明的成长轨迹是影片的灵魂。这个角色从一开始就带着“证明”的执念——从小身体瘦弱,在严肃式家庭教育下养成“越被否定越要争口气”的反骨。为了证明自己,他拼尽全力成为警校最能跑、最能打的毕业生。之后当卧底的经历让他最终理解了警徽的含义,从追求表面荣誉的年轻人,成长为真正懂责任、有担当的警察。这也回应了角色名字的深意——“我们一辈子离不开各种证明,而毕正明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
影片中,佟志坚选择“写实手法+夸张镜头”的组合:“用微距和快镜头放大钱包被偷的细节,让观众看清平时看不到的过程,既有感官刺激,又不脱离真实。”而“孙悟空”的形象,是他为反扒警察赋予的隐喻:“反扒警察要会‘72变’,乔装潜伏;也要练‘火眼金睛’,识破伪装。这和孙悟空的能力不谋而合。毕正明追求的‘认人、识心、行道’,正是一个优秀反扒警察该有的状态。”
拍摄过程中,演员们的敬业令佟志坚印象深刻。影片动作戏密集,偷、打架、复仇场景接连不断,拍摄第一场动作戏时,演员张天爱为演好“大白桃打江米条”的戏份儿,手部肿胀却直言“拍动作戏哪有不受伤的”;王彦霖、王安宇等演员也都因拍摄受伤却咬牙坚持。“他们的付出,让这个‘江湖’更有烟火气,也让毕正明的故事更有力量。”佟志坚说。
记者 王轶斐
图片由片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