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大师的“沉默课”

日期:10-04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有次,季羡林与臧克家在一家饭店用餐,边吃边聊。一个奔跑的小孩突然在季羡林脚下摔倒,季羡林立刻上前扶起他。小孩摔疼了,哇哇大哭,哭声引来了他的妈妈。妈妈不问缘由,便认定是季羡林绊倒了孩子,当即大声责骂。季羡林默然不语,任其发泄。对方越骂越激动,旁人看不过去,站出来澄清:“是孩子自己摔倒的,怎么能骂好心扶人的人?”妈妈闻言面红耳赤,尴尬地带着孩子离开了。

  事后,臧克家不解地问:“您为何不辩解?”季羡林答道:“不回嘴,便斩断了争吵的导火索。她错怪我无妨,孩子终会说出真相。即便我辩解,她也不会信——信了便失了颜面,只会继续争执。所以,回嘴无用。”

  人与人之间,包括亲人之间,之所以会产生无休止的争吵与辩论,往往源于双方执着于争辩,一来一往便陷入僵局。其结果往往是伤了感情、坏了和气,甚至让自己陷入负面情绪。即便在争吵中占了上风,也可能结下心结,让对方心生怨恨,反而为后续的相处埋下隐患。

  季羡林的不回嘴,实则是一种大智慧。他深知,清者自清,回嘴的结果,要么惹得对方更加动怒,要么使自己恼火生气,而生气有百害而无一利,实在是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