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人家不论大小,总得有个厨房,人口特别多的大家庭,厨房还不止一个,如清代浙江平湖的莫氏庄园,有大小房屋70余间,包括佣人在内住50多人,庄园内曾有四间厨房。杭州巨富胡雪岩,一家30多人,设一大一小两个厨房。那么《红楼梦》中的贾府,该有几个厨房?很少有专门的探讨。由于书中对于厨房写得不很清楚,不妨做一番探究。
《红楼梦》第六回提到:“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丁”指男性,所以总人数还得加倍。第五十二回麝月说:“家里上千的人,你也跑来,我也跑来,我们认人问姓还认不清呢!”那得有好几个厨房。《红楼梦》中别的事写得很详细,但厨房的位置却不十分明确,只有第五十一回王熙凤和贾母、王夫人商议:天又短又冷,不如以后大嫂子带着姑娘们在园子里吃饭。王夫人说是好主意,刮风下雪吃东西受了冷气不好,不如从园子后门里头的五间大屋子,挑两个厨子女人单给姊妹们弄饭。可见这只是临时厨房。
大观园里人很多,一个院子少说也有六七个人,整座园子加起来有上百人。园内设厨房前,每到时点,从园门进出吃饭的场景,很有画面感。饭后大批人又一同进园,说说笑笑很热闹,然后三三两两地分散到各自的院里。由于既有主子,又有丫鬟,还有佣人,而丫鬟中又有贴身的大丫鬟和干杂差的小丫头,因此吃饭时餐室是分开的。只是大观园很大,各人住处分散,有的小姐丫鬟,要走半里路才能吃上饭,遇上刮风下雪,确实不便。书中从未写过开饭的铃声信号,所以需有佣人掐着时点,看看差不多了,通知院里的人出发。
园里自设了厨房后,里面的人吃饭就不必再进出园门。书中只说厨房位置在园内的后门里头。查阅许多贾府的建筑布局图,除了“园子后门里头的五间大屋子”外,未见标有“厨房”,因为书中没有明确写到,所以绘图时难以下笔。令人颇为不解的是,贾府那么大,园子里的人又那么多,为什么不叫各院派人到厨房打饭,这样那些姑娘也就不用一天三次进出院子,为吃饭“来回地跑”了。
第五回写到,刘姥姥带板儿在王熙凤那里吃“客馔”。所谓“客馔”,是由人送过来而不是到专门的场所去吃,说明府内吃饭是可以送的。本来,像贾母、王夫人、王熙凤这样的主人,就是在自己的居室吃饭,岂能来来回回地走?第六回写王熙凤吃饭,就是有人抬一张炕桌过来,炕桌上“碗盘森列”。老太太也是在屋里“摆饭”。至于那些上夜打杂的佣仆,就是到了饭点,自带餐具去厨房领饭菜,就像现在的快餐一样,然后回到自己的地方吃。
《红楼梦》第六十一回,写迎春的大丫鬟司棋闹厨房事件。那是大观园里的一个小厨房。第六十一回和第六十二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族人家厨房的管理。园内小厨房经营时间不长,盘了一下,发现“粳米短了两石,常用米又多支了一个月的,炭也欠着额数”。书中写亏空是要“赔补”的,盈利则是“赚”的,从秦显家的向管家送礼谋管厨一事来看,可知赚头不会少。说明大户人家里一个小厨房的水也很深,曹雪芹掀开了大族人家内幕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