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环湖医院天塔院区昨日正式开诊

日期:10-02
字号:
版面:第04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王倩 摄

  昨天,天津环湖医院天塔院区正式开诊。这座三面环湖、紧邻天塔景区的“新”院区,构建了一个集诊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神经系统疾病特色医疗空间,为市民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

  开诊当天,天塔院区同步启动了大型爱心义诊活动。环湖医院的主任和专家们并没有坐在诊室里,而是通过义诊的方式与市民面对面交流。现场,来自脑血管病、颅脑肿瘤、认知障碍、颅脑创伤等领域的十余位专家耐心接诊,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咨询。

  走进环湖医院天塔院区,记者感受到这里与传统医院不同的氛围:既有科技赋能的便捷,又透着让人安心的温馨。

  大厅内设置的门诊自助服务区、住院自助服务区、影像自助打印区内,自助机器整齐排列,科技感十足。院区中央的门急诊服务中心,更是把“便民”二字落到了实处。不同于传统窗口的封闭设计,这里采用敞开式布局,服务台围成一圈,咨询、盖章、退费、病案复印、住院服务等业务都能在此办理,让患者和家属少跑路、少等待。

  走进诊室,最先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面通透的落地窗。不同于传统诊室封闭狭小的布局,阳光透过干净的玻璃洒进房间,把原本可能略显沉闷的诊疗空间照得明亮又开阔,让人不自觉地“豁然开朗”,缓解了因看病而产生的紧张与压抑感。

  “天塔院区在建设时改变传统医院的建筑模式,把天塔和湖边的景色引入到院内的庭院以及患者休息区、医护工作区,切实提升患者就医的体验感。”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书记葛乐告诉记者。

  据介绍,天塔院区门诊全部由专家接诊,实行分时段全预约制,并推出免陪照护服务新模式。院区共设400张床位,重点打造神经系统疾病“三中心一平台”,配备先进影像设备和复合手术室,可开展复杂脑血管疾病手术。此外,环湖医院两个院区将全面打通资源壁垒,构建资源、人员、技术、信息一体化协同体系,实现检查预约、电子病历、诊疗方案等信息的实时共享与智能关联。医院的专家团队也将跨越院区限制,实现双院区共享。

  坚守·创新

  坚守:“老环湖人”亲历急诊科多次升级

  在急诊科,正式开诊前,行政副主任吉祥正对呼吸机进行最后调试。吉祥告诉记者,天塔院区将120的急诊和急救两个入口区分开来,实施严格的分级分区管理。抢救区单独设立了复苏区,并与手术室“门对门”布局,确保为危重患者救治争分夺秒。

  一层的诊疗空间按照国家预检分诊标准,划分为抢救区、溶取栓区、三级诊区、四级诊区及留观区。各区域围绕影像中心布局,形成“急救、检查、治疗”的高效闭环。“神经科诊疗需影像支持,这样的布局能最大程度缩短患者转运时间。”吉祥介绍,天塔院区共设置70张急诊床位,其中抢救室16张、复苏室3张、溶取栓区10张、留观区41张,不同病情的患者可实现分区救治和动态转诊。

  在设备配置方面,急诊抢救室配备了全新的国产呼吸机、监护仪、洗胃机等基础抢救设备。而多模CT和多模核磁两台“重量级”影像设备的24小时“值守”,更成为脑血管急症救治的“关键利器”。“针对脑梗塞患者,我们不仅能覆盖传统的4.5小时溶栓时间窗,借助多模影像评估,还能为部分发病4.5小时至24小时内的患者争取救治机会。”吉祥表示,环湖医院组建了专属溶栓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组成,确保患者到院后能迅速启动救治流程。

  作为一名在环湖医院工作了21年的“老环湖人”,吉祥亲历了医院急诊科的多次升级。为应对开诊初期可能出现的患者增多情况,医院提前制定了应急预案,从人员排班到资源调配都做了周密安排。“医院通过前期的模拟运行和流程优化,全力保障诊疗秩序平稳。”

  “对急诊科医生来说,大家早已没有节假日的概念。”吉祥说,“无论是春节、国庆还是其他任何节日,急诊科始终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脑卒中、脑外伤等急危重症不会因为假期就‘休息’,反而可能因为患者作息不规律、放松警惕而增加发病风险。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无假日’的工作节奏,只要患者需要,我们随时都在。”

  创新: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将启用

  对于住在天塔周边的老百姓来说,环湖医院是再熟悉不过的“老邻居”。站在天塔一侧,隔着波光粼粼的天塔湖望去,楼身上“环湖医院 天津市脑系科中心医院”的字样,多年来伴着周边居民的日常,成为天塔湖畔一道熟悉的风景。

  如今,站在相同的位置,楼身上的字样增加了“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临床中心”。这一变化标志着随着天塔院区的开诊,由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天津市环湖医院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也即将正式启用。

  记者在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看到,一系列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产品,包括神甲、神毫、灵犀指、神光等正在环湖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这是灵犀指,是一款脑控外肢体手指机器人,面向脑卒中患者的手指精细功能康复。”环湖医院副主任治疗师王轶钊介绍道。

  天津市环湖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佟小光介绍,天津大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海河实验室与环湖医院长期保持密切合作,双方已在全国率先实现多项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转化,特别是在神经重症诊疗与康复领域,形成了包括脑积水客观精准快速诊断、重症无创颅内压监测、脑—机—体运动功能重建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和医疗装备。此次共建脑机接口综合临床实验病区,推动神经疾病诊疗与康复技术的创新突破,让更多患者受益。

  该病区将系统布局各类神经重症的脑机接口临床综合解决方案,涵盖脑卒中、脑瘫、帕金森病、癫痫、脑积水、颅脑创伤、视听障碍等重大疾病,针对不同疾病特点,制定专属脑机应用方案,为患者提供从疾病筛查、精准治疗到智能康复的全链条医疗服务。

  除署名外 文/摄 记者 信华

  老照片由环湖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