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白城大姨”闹剧背后 是被忽略的老年孤独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11版:社会       上一篇    下一篇

  

  吉林白城,一位网名叫“被刺痛的心”的离异女士,今年秋天突然火了。她对着镜头说的那些话——“你啥时候来白城?我去车站接你”“见面亲你一口”,在年轻人看来套路明显,却让许多中老年男性信以为真,从全国各地奔赴白城。

  山东一位大爷买了票,在白城火车站对面住了三天,没等到人,只好失望回家。这已是他第六次来白城。黑龙江一位九旬老人,也执意离家要去见她。天南地北的老头纷纷往白城跑,网友戏称这是“八百老头奔白城”。

  听起来像个笑话,背后却是精心设计的流量剧本。这位“白城大姨”自今年3月离婚后,开始高频发布“征婚视频”,话术相似,充满暗示。她把公开视频拍得像私人通话,让观看者误以为那是专属自己的情话。等热度上来,她便直播卖货,橱窗里甚至挂着“爱因斯坦的脑子”这类虚拟商品,还在直播间明码标价:“刷52块钱的热气球给联系方式。”说穿了,这就是一场流量变现的套路。

  类似的操作不禁让人想起之前的“秀才”和“假靳东”。套路如出一辙,只不过对象从中老年女性换成了孤独的老头。为什么这么简单的套路总能奏效?归根结底,是击中了老年人情感孤独的软肋。

  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9亿,其中高达40%是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老朋友越来越少,他们的生活常常与孤独为伴。对他们来说,网络成了最低成本的社交出口。屏幕那端一句“记得吃降压药”的关心,可能比现实中子女的问候更直接,也让老人更容易卸下心防。

  闹剧的结局是,绝大多数奔赴白城的老人都没能见到那位“大姨”,她的账号也因举报过多被封。白城当地的宾馆老板或许小赚了一笔,但那些满怀希望而来的老人心里只剩失落。一位山东大爷临走前还给“大姨”发消息道歉:“对不起,都是我不好,让你着急了。”这个细节比整场闹剧更让人心酸。

  平台的审核机制在此类闹剧中理应发挥关键作用。当明显针对老年群体的情感套路反复出现、大量用户举报时,平台不能止于“事后封号”,更需建立更敏锐的前置审核与预警,去识别并阻断那些系统性的情感欺诈。

  “白城大姨”的账号没了,但老人们的孤独还在。在我们调侃“老房子着火”之余,或许更该想想:我们的父母、身边的老人,他们的情感世界是否同样荒芜?怎样才能让他们在现实中,找到比屏幕那端更真实的温暖?

  这需要平台的切实尽责,更需要家庭的关怀和社会的支持。 这个问题,远比谴责一个“白城大姨”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