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掏鸟蛋”研学风波 一堂意外的自然教育课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08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员 张雪飞

  9月21日,一则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青少年现代攀树·一天独立营》国庆活动文章,引发争议。该推文中提及活动包含“掏鸟窝、掏鸟蛋”环节,一时间引起了关于“是否正确引导孩子”的网上热议。9月22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微信公众号上已经无法找到该文内容,但在网民发布的帖文中,活动原帖提到攀树活动“仅国庆假期前三天,每天上限18人”,并标注提醒称“为课程需要设置环节,非园区自然鸟巢鸟蛋”。当媒体记者就该情况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地管理处取得联系时,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称,目前该活动已经取消。

  爬树、掏鸟蛋……以前的童年时光里,有不少孩子都干过这些事,当时保护野生动物、珍惜自然生态环境这些概念还未普及,孩子们意识不到,掏鸟蛋和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烧蚂蚁、撕掉蜻蜓翅膀一样,肆意玩弄自然生命,弥漫着一种“天真的残忍”。孩子不知道,大人来引导,现在“钢筋水泥森林”里的童年已经远离大自然很久了,很多城市里的孩子确实没有爬过树、掏过鸟蛋,但这种“野趣”体验真的正确吗?即使活动原帖文中强调“非园区自然鸟巢鸟蛋”,也可能会向青少年传递一个危险的信号,即“掏鸟蛋”是一种可以被接受的行为,可是根据法律规定,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受法律保护,包括野生动物的整体(含卵、蛋)、部分及衍生品,若掏取的鸟蛋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的,还可能涉嫌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作为国家级科研科普基地,相较于其他机构,更应承担起对社会、对下一代的自然教育重任。这一次风波在引起争议的同时,也是一堂意外的公共教育课,令我们反思究竟什么才是更有价值的自然教育?以前的孩子,掏鸟蛋、抓昆虫、摘花木,将自然视为可随意索取和征服的对象,或者能记住100种树的名字,却不知道它为鸟类提供了食物、为苔藓提供了栖息地。可我们培养的不是大自然的掠夺者,也不是一个能说出多少动植物名称的“移动百科全书”,我们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内心对生命有敬畏、有探索的“荒野哲学家”,他能明白人类只是生命网络中的一环而非主宰,他会将环保意识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动,他能从大自然中体会到心灵的共鸣。这才是自然教育最宝贵的价值,也是教育者应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