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重九登高赋乡愁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第13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重阳节,又称为茱萸节、菊花节、重九节、登高节、老人节。农历的九月九日这一天,秋高气爽,登山、登楼以赏美景,娱目娱心又能锻炼身体。在古代,人们还会头插菊花,身佩茱萸,取其长寿、持节、祛邪的文化指代,又具有药用的实效。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他的七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抒胸臆,拓展了登高望远,思乡思亲渴求团圆的题旨,成为寄托乡愁的名篇。题目所说的“山东”,是指函谷关以东地区。王维“忆山东兄弟”即思念他山西老家的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佳节”成了所有美好节日的泛指。

  元代著名曲家张可久,饱读诗书,心怀大志,但仕途坎坷,不惑之年后才当上不起眼的小官。但他在散曲创作上成就很大,留下散曲855首、套曲9篇,为《全元散曲》一书中留存作品最多的曲家。其散曲风格清丽淡雅,内蕴丰盈。他写重阳节的散曲,很为人称道。

  其一为《双调·折桂令·九日》:“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头三句点出节令,将去参加朋友的重阳聚会,很伤情地“强整乌纱”,因为漂泊异乡,思家心切。接下来写宴会的热闹,美人殷勤劝酒,朋友们推杯进盏,女乐手拨弄琵琶。作者却自叹:人老头白,不过是明日黄花。结尾三句,凄凉景象透出深沉的哀愁,动人心旌。

  其二为《中吕·满庭芳·客中九日》:“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剑花寒,夜坐归心壮,又是他乡。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黄。龙山上,西风树响,吹老鬓毛霜。”此曲是写作者于重九日的前一夜抚剑“独坐”,思念家乡和亲人,而第二天朋友聚会,橙黄桔绿,酒香四座,却满耳是西风吹落叶之声,还有西风吹动白发之声。虽仍是人老、怀乡、思亲的题旨,但境界却更阔大、深沉。前三句用“鼎足对”的“乾坤俯仰,贤愚醉醒,今古兴亡”,俯看仰视天地之间,贤者愚者几人醉几人醒?谁又能参透古今的兴盛与败亡?从大格局的叙事,兀地转入作者在重阳节的个人生活景况及衰老的慨叹。粗细结合,大小互衬,显示出作者高明的结构与叙述的艺术手法,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