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市委市政府今年年初决定实施2025年20项民心工程,大半年时间已经过去,各项民心工程进展如何?后续将如何推进?本期《百姓问政》关注市农业农村委承担的民心工程项目。
大力推进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
今年市农业农村委负责20项民心工程中的惠农增收工程,主要包括提质发展乡村旅游和大力推进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推动各涉农区举办了200多项“乐享津郊365”特色活动,涵盖农事体验、科普研学、民俗文化、农品市集、文体赛事等主题,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津郊民风,领略“津味儿”乡情。
在相关涉农区推进乡村旅游重点片区核心村村内道路建设、坑塘沟渠治理方面,市农业农村委今年统筹了1.06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目前一共推进实施了50多个项目,其中16个项目已经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24个项目正在加紧实施,计划年底前能够完成建设,还有10多个项目正在推进立项。
记者: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旅游重点片区的建设?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
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 时会芳: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也是乡村特色产业的体现,它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居民到乡村体验生活,另一方面又关系到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以蓟州区为例,今年上半年,来自北京方向的游客达到了45%,已经超过了天津本地游客。同时,天津宝坻区、宁河区以及滨海新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河北省游客,来体验天津特有的乡村旅游项目。
记者:津南区双桥河镇孙庄子村,今年列入了乡村旅游片区核心村的改造范围,相关设施目前已经改造完成,请问改造之前,是如何确定改造方案的?
津南区双桥河镇政府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 苏放:在改造之初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深入挖掘了镇域及村庄内的自然资源、田园风光,以及交通区位优势和文化资源。通过这些调研,发现孙庄子村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优势,规划了八大功能区,并通过规划实现了路网串联、水系贯通,以及吃住游各方面各个板块的规划。
记者:关于打造“乐享津郊365”特色活动,宝坻区日前举办了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天津宝坻站活动,前期做了哪些努力和工作?
时会芳:在活动组织上,和宝坻区进行了深入对接,并聘请了专业的乡村跑运营团队来运营村跑项目,从村跑活动的举办效应到赛事规程,以及相关要求,都是严格按照国家A类赛事标准执行。
记者:通过村跑给乡村带来哪些实际的经济效益?
宝坻区黄庄镇小辛码头村党支部书记 洪奉国:小辛码头村本来也是个旅游村,“村跑”活动极大推广了该村农户产品和特色食品。比如菜团,在农村和农家院里是再平常不过的食物,但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这些食物显得非常新鲜。另外,在村跑活动开始前一周,外地游客和朋友们便提前入住。不仅如此,还带动了十一长假期间的住宿,游客们提前预订了房间,截至目前,村内1050张床位在十一长假期间已全部被预定完毕。
记者: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增收,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时会芳:按照民心工程有关要求,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目前,还有20多个项目要在今年年底前完工,另外还有10个项目是今年新谋划的,下一步要加紧推进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和建设步伐。另外在宣传方面,要持续加大乡村旅游提级工程的宣传力度。另外,要推出一批乡村推荐官,由推荐官深入到乡村、旅游点位以及重点片区,亲身体验乡村旅游的发展成果。同时通过媒体的宣传,挖掘推介一批先进典型,来引领老百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致富增收。
推进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
在推进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方面,市农业农村委从去年开始,遴选了小站稻、沙窝萝卜、岳龙甘薯等10个品牌,来建设品牌农产品基地,主要从品牌策划、品牌宣传、渠道推广、品质提升和集成应用等方面发力。今年,春播沙窝萝卜试种成功,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站稻应用实验室成立,岳龙甘薯建设成了智能化的存储库,年底前还将建成岳龙甘薯的加工中心。截至目前,津农精品一共认定了225个品牌,连续两年的销售额都突破了100亿元,品牌溢价率超过15%。
记者:对于沙窝萝卜是如何提升品牌附加值,如何提升沙窝萝卜品质的?
西青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 田花:从沙窝萝卜的品质上,这几年连续在发力。一方面,对传统的沙窝萝卜进行提纯复壮,保留传统特色。另外新研发的品种也在试验试种。从技术方面,致力于沙窝萝卜的标准化种植,在大棚上安装智慧化的传感器和一些算力装置进行配方施肥,温度、光照、湿度等数据,都通过传感器传到算力中心,利用人工智能的算法,再去精准指导沙窝萝卜的种植。今年就要启动这项工作,下一步沙窝萝卜的种植要向智慧化和标准化迈进。
记者:如何通过宣传效应去打造品牌进一步的升级?
田花:沙窝萝卜现在是区域公用品牌,政府部门在大力宣传沙窝萝卜。一方面举办沙窝萝卜节,通过沙窝萝卜节开启每年的采收季。另一方面建立了沙窝萝卜的文化体验馆,在馆内,深入挖掘了萝卜的历史文化,展示了栽培技术,并详细介绍了沙窝萝卜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以及如何辨别真假等信息。通过沙窝萝卜馆来宣传推广沙窝萝卜。
记者:天津农产品的规模,整体体量较小,对于品牌发展方面,有哪些有益的探索?
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市场与信息化处副处长 王艳洁: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尝试,首先在科技化方面,沙窝萝卜春播试种成功,解决沙窝萝卜周年供应的问题。此外,智慧化种植技术的应用,比如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让消费者在市场上买到的沙窝萝卜没有“黑芯、糠芯”的问题,从而提高市场的口碑。其次在功能化方面,小站稻大米富含花青素还有一些微量元素,适合不同的人群来食用。最后就是流量化方面,产品要迎合现代消费者的喜好,开发成为流量网红产品,例如岳龙甘薯,正在建设加工厂,还探索了甘薯冰淇淋等产品。
记者:推进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下一步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产品有更大的影响力?
王艳洁:围绕品牌持久性打造,要做“2+2”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个“2”是要完善两个政策,近期,农业农村部联合十部门印发了促进农产品消费的实施方案,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提出了农产品如何走向市场的一个具体方向引领。为了贯彻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已经联合市级的相应部门在制定天津市整体落实的实施方案。第二项政策是宣传,通过这两项政策去完善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为品牌建设提供一个很好的政策支撑。第二个“2”是从两个方面来下功夫,第一个方面就是练好内功,要抓品质、抓品相、抓品控,把产品打造的更硬、更能够经受得住市场的考验。第二个方面就是要练好外功,去抓宣传、抓渠道、抓融合,通过内外兼修来提升农产品的建设和推广。
记者 朱亚松
整理 记者 信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