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挂驴头”卖马肉?
“缺驴”不能缺诚信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6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最近,“驴肉火烧快要吃不起了”“你吃的驴肉火烧可能是马肉”接连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与此同时,北京一饭店因“挂驴头卖马肉”被判赔80万元的案例,更让这场危机从行业议题演变为公共议题。

  国内闹起了“驴荒”。中国畜牧业协会驴业分会负责人证实“目前我国牛马都不缺,就缺驴”。“缺驴”这事,其实是农业生产方式变迁的影子。30年来,驴的数量从千万头级别滑落到区区百万头出头。根源在于,拖拉机、收割机普及了,驴作为劳动力的价值大不如前。而驴繁殖周期长、产崽率低,难以像猪、鸡那样快速形成集约化养殖产能,市场难免有波动,供不应求并不稀奇,可当它撞上驴肉火烧这类传统美食和地方特色产业时,矛盾便被放大。

  当供应跟不上时,用马肉冒充驴肉,踩的是食品安全的红线。连行业专家都坦言,光靠尝很难分辨驴肉和马肉,普通消费者更是“一头雾水”。那么,监管部门能筑牢防线、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吗?北京那个案例里,供货商竟然能用未经检疫的马肉冒充驴肉长达14个月,最后是靠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才被重罚,这暴露出的日常监管漏洞,值得警惕。当然,北京的“刑民双罚”判决,让违法者疼到不敢再犯,是个有力的开头。不过,法律终究是事后惩戒,怎么在前端把供应链打造得更透明、给肉品贴上更明白的“身份证”,让本分生意人不被“劣币”挤垮,才是行业和监管部门必须破解的难题。

  出路在哪里?眼下,监管部门的拳头还得更硬,对假冒伪劣绝不能手软。而对开店做生意来说,诚信才是最长久的招牌。有意思的是,一些店家干脆改推“马肉火烧”,大大方方标清楚,明码标价,只要检疫通得过、价钱公道,照样能赢得顾客。在真假难辨的市场里,坦诚成了竞争力,尊重消费者注定会赢得消费者。往远了看,还得推动肉驴养殖走向标准化、规模化,或者想办法拓宽进口渠道,多元化解决供应问题。

  市场的问题终究要靠市场的力量和制度的完善来解决,我们需要努力构建的是一个信息透明、监管到位、赏罚分明的市场环境,让诚信比造假“活得更好”,让明明白白的生意比浑水摸鱼更受欢迎,我们才能安心享受美味,不再为“吃的是啥”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