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在三联书店买的那一册《问学记》,读起来感觉并非只是简单的文章增补,而是有种自述生平的意味。
这其中,在拜师问学方面,有谈徐梵澄一篇,为《关于徐梵澄先生——十年日记摘抄》;谈谷林三篇,为《绿窗下的旧风景》《今在我家》和《关于》;谈王泗原一篇,为《泗原先生》;谈赵萝蕤一篇,为《萝蕤师——十年日记摘抄》;谈南星一篇,为《关于南星先生》;谈金性尧一篇,为《尽情灯火走轻车》;谈杨成凯一篇,为《“应折柔条过千条”——送别杨成凯》;谈孙机五篇,分别为《以“常识”打底的专深之研究——孙机先生治学散记》《仰观与俯察》《跋》《关于》和《“飞天”的传递》。另有《外编》谈金克木一篇,谈王世襄一篇,谈辛丰年一篇,以及《后叙》中谈及的陈志华、何兆武、杨绛和徐苹芳四位。以上这些老辈学人,多具文章才华,或身怀“冷门绝学”。
值得一提的是,扬之水问学的方式,并不是现代教育的套路,而是传统的师徒教学,主要以编稿、买书、访问、交游等方式来完成,颇有些如切如磋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