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第五届百花文艺周一系列活动在津展开,引发社会关注。9月20日,“隐秘的接力——代际作家对话会”在中新生态城举行,到场的作家、学者嘉宾们结合各自的创作经验,就代际作家的“坚守与出路”这一话题展开深度会谈。9月21日,“京津冀科幻文学基地共建签约仪式暨科幻作家进校园”活动于天津科技大学举行,会聚京津冀三地出版界、学术界、创作界及产业界代表,以科幻文学为纽带,深化区域文化协同,推动科幻叙事与科技、人文的跨域融合。
共探文学“坚守与出路”
“隐秘的接力——代际作家对话会”中,出席的嘉宾有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老藤、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李修文、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黄咏梅、中山大学中文系创意写作教研室主任王威廉,他们结合各自的创作经验就代际作家的“坚守与出路”这一话题展开深度会谈。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出席并主持。
嘉宾们就文学永恒的价值内核和文学表达形式、叙事疆域、题材视角的突破与拓新,以及如何在新技术、新媒介、新语境下,让文学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抵达更广阔的心灵等话题展开讨论。老藤提出,大部分“60后”作家已经进入厚积薄发阶段,把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感悟,融入文学创作之中,让自己的作品有了代际辨识度。“70后”作家李修文提出,文学的隐秘接力是一场关于精神传承与自我创新的双重历程,要通过直面复杂现实来完成自我重建,并用新的表达方式将文学的星火传承下去。
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主持对话,他认为,对话的目的是分享、解放每一份精神力量,并用自己的理解和创造去回应,再将这团精神的火焰传递给未来,也是从一个侧面映照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精神谱系,是对“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以文学之名的深刻回应。
三地共同构建特色品牌
“京津冀科幻文学基地共建签约仪式暨科幻作家进校园”活动在天津科技大学举行。京津冀科幻文学基地由十月文艺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联合发起建立,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及《京津冀出版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的具体举措。基地致力于整合三地资源优势,构建具有京津冀区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的科幻文学品牌,推进创作、出版、影视转化与文化消费的全产业链协作,强化科幻文学与科技创新、本土文化的深度融合,提升公众参与度与文化影响力。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苏坚,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斌贤共同见证签约仪式,并与三地文艺社签约代表合影留念。同时,百花文艺出版社向天津科技大学赠送《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在对谈环节中,第二十一届百花文学奖·科幻文学奖的获奖作家宝树、王威廉、贾煜与到场的学者围绕“以科幻作为叙事方法”展开深度讨论。当下科幻已超越传统文体与未来想象范畴,深度关联科技现实,在京津冀等区域形成特色发展,且在影视改编、文艺批评、现实反思等维度均需创新,以应对科技带来的世界变革与自身发展挑战——已成为多位学者的共识。 记者 单炜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