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观《国魂》攥紧拳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24版:小作文       上一篇    下一篇

  

  和平区中心花园绿树成荫,阳光透过叶片洒下斑驳的光影。不远处,一座红色的三层小楼格外醒目——那就是著名爱国将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主要领导人吉鸿昌将军在天津进行抗日活动的秘密堡垒。

  听说这里自去年年底重新开放后,持续推出《国魂》展演,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前夕,我和爸爸妈妈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进了这座充满历史印记的建筑。

  进入旧居,仿佛时光倒流,每一个房间、每一件展品,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吉鸿昌将军曾在这里变卖家产购置武器、组织领导抗战活动,还秘密印刷出版《民族战旗》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楼内许多房间被改造成“一室多门”——原来是为了开展党的秘密工作,这种机智的设计让人不禁佩服先辈的勇气与智慧。

  而真正让这次参观变得难忘的,是以整栋楼为舞台的《国魂》沉浸式演出,通过演员的真情演绎,让历史“活”了过来。我们随着演员的脚步,依次走过四个主题展室,分别对应“赠碗共勉”“光荣入党”“不幸被捕”和“英勇就义”四个片段。

  在“赠碗共勉”一幕,演员慷慨激昂地说道:“一只碗,一餐饭,不忘百姓苦!”我仿佛看到吉鸿昌将军与志士们共勉的情景;在“光荣入党”展厅,他庄严宣誓的那一刻,眼神坚定如铁,让我不禁屏息凝神;而“不幸被捕”时,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最震撼我的是“英勇就义”这一场。那间展室中央,是吉鸿昌将军的塑像——他坐在椅子上,目光如炬,直面虚空的枪口。而当演员重现他最后高呼“我为抗日而亡,绝不背后挨枪”的瞬间,我仿佛真的穿越到了1934年那个悲壮的时刻。妈妈后来告诉我,她看到我紧紧攥着拳头,眼角还闪着泪光。

  我的心中不再是来时的好奇与轻松,而是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敬仰与感动。《国魂》不只是演出,更是一堂穿越时空的课。让我懂得了,历史不是书本中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用生命写就的热血诗篇。

  指导教师:王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