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绿满津城

日期:09-23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十九、临港生态湿地公园

  海河蜿蜒曲折,东流入海。河海交汇处南侧,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内,生长着一座中国工业区内最大的人工湿地公园。这里水面开阔,绿意盎然,亭桥点缀其间,花草掩映石岸。水鸟在芦苇间或游弋觅食,或掠过水面,一幅绿色自然生态画卷。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新然介绍:“公园的桥比较多,目前一共是33座。这种设计主要是出于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通过桥梁的构筑减少行人对植物、水体的践踏,保障整个生境的平衡。”

  水和植物,是这里至高无上的存在。从2009年着手建设一期,到2020年二期工程完工,临港生态湿地公园以接近200万平方米的总面积,实现了对区域内工业尾水零污染的净化处理,成为一处综合性的开放自然空间和候鸟保护区。

  除此之外,围海造陆对当地自然生态的破坏也亟待解决。要发展,更要生态,成为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接手这个项目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水底的基质与栽种有序的芦苇协同作用,让流经这里的每一滴水得以净化。

  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朴素的芦苇,耐盐适生,静默拔节。水岸交界处,则是水生植物与陆生乔木共同织就的立体画卷,四季轮转,景致如诗。

  一路之隔,二期湿地蔚然铺展。这里以“家园”为题,利用一期的再生水资源,恢复和改善原生湿地系统,恢复湿地生态群落,设计者们的综合考量正重构着海河河口地区120万平方米盐生湿地的样貌。

  据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创设计师李昂介绍:“湿地二期对水的处理,(进行了)进一步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做了一个湿地恢复重建区,对水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渤海湾滩涂湿地是东北亚水鸟栖息地和迁徙中转站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吹填造陆带来了向海而兴的产业新机,也让养育万千候鸟的“海上草原”逐渐沉寂。生态系统重建,恢复生物多样性,让更多的候鸟回归,是这片公园湿地的新思考。

  初冬,南迁的候鸟陆续抵达这片临海湿地。这里是它们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丰茂的水草、鱼虾,以及人工栽植的各类浆果将会为它们的长途跋涉提供能量。公园内,无论是栈道穿行还是在地堡近观,抑或登临高塔,都是为了让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聆听自然轻语。

  这片枕河傍海的人工湿地,在十几载光阴的沉淀与滋养中重焕蓬勃生机。自然生态的葱茏肌理与人文环境的韵味相融相生,最美的风景,就生长在人与自然相互成就的平衡里。

  

  天津海河传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