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往往以孩子年龄小不懂事为借口,娇惯了孩子的无礼。其实孩子的礼仪教育从小就要教导,这也是良好家风的体现。
阳明先生对教育孩子有“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的观点。教导孩子学习和实践礼仪,塑造一种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威仪感。
什么叫威仪?即一个人的行住坐卧、言谈举止的大气、优雅、不怒自威的风姿。很多家长都把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孩子的威仪教育。
关于坐姿,记得在我小的时候是有标准的,即坐在书桌前要“一拳、一寸、一尺”。就是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距离;手握在距笔尖一寸的位置;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这“三个一”的标准如今很少有孩子执行了。
坐姿不正,对身体的伤害是毋庸置疑的,自然也会引起走路的姿势不正。民间有句俗语,“走相不正心眼歪”。如此一来,我们就知道坐姿、站姿和走路的姿势有多重要了。不但要坐有坐相、站有站相、走有走相,还要学习生活里最基本的礼仪。
譬如,弯腰捡东西、系鞋带时要蹲下,不能撅着屁股,这样很不雅。再如,于公共场合坐下时要双膝并拢,双手放在膝盖上,不要双腿张开或跷二郎腿。还如,别人为你添茶、倒水或提供服务时,要欠身坐起或用手扶扶杯子,抑或以食指和中指轻叩两下桌面,以示感谢和尊重。
除此之外,孩子接打电话时的礼貌也被很多家庭忽视,孩子接电话时往往第一句不是说“你好”,而是会说“怎么了”,通话完毕,也很少请对方先挂电话,这便是缺乏基本的礼仪素养。
诸如这样的礼节还有很多,忽视这些礼节,不重视孩子礼貌教育和威仪培养,会招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烦恼,从而错失很多机会。
一个孩子的礼貌程度如同一面镜子,照出家风的影子。生活中最简单却也最显高贵的投资便是礼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