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新赛项赛场首秀 折射职业发展“新刚需”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第03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中,国赛精选项目新增25个,世赛选拔项目新增6个。此次首次将无人机驾驶(植保)、无人机系统、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等项目纳入比赛赛项。这些赛项为什么能够成为新赛项?记者对此采访了天津队教练员及裁判员,探寻职业技能的发展变革。

  无人机驾驶(植保)、无人机系统

  教练员:张月新

  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的无人机驾驶(植保)、无人机系统两个赛场上,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两名选手正认真答题。指导老师张月新站在场边,目光紧随操作区。作为学院无人机专业的教师,张月新对这两个新增赛项的理解远不止于“比赛”二字。他更愿意将其视为一面镜子,照见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也折射出技能人才培养向“复合创新”转型的趋势。

  “这可不是简单的‘开飞机’”,张月新解释,无人机驾驶(植保)是依据标准作业流程对无人机系统进行组装、检查、故障排除、灾情评估及飞行作业的竞赛项目。

  另一边,无人机系统赛项的挑战更“烧脑”。这个赛项不满足于“会飞”,更要“会造”——选手需基于现有无人机系统做二次开发,写代码拓展功能,甚至解决特定场景的定制化需求。

  农产品食品检验

  教练员:刘磊

  农产品食品检验是守护“从田间到餐桌”安全的关键防线。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安全营养所的刘磊是天津队此项目的教练员,据她介绍,参与农产品食品检验竞赛的选手需要熟知我国关于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掌握化学、食品科学、微生物学、农产品食品分析检验、仪器分析以及实验室安全防护等领域的专业理论。他们还要熟练操作各类大型分析仪器,遵循标准化流程进行样品制备、检测,并能规范地记录结果、处理数据并进行评估。

  不仅如此,选手还需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依据技术文件和规章制度独立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确保检验检测过程的规范性和结果的精确性与可靠性。

  口腔修复工艺技术

  裁判员:李靖桓

  大赛现场,“口腔修复工艺技术”作为今年新增赛项引发行业关注。传统的义齿制作以手工制作为主,随着数字化的引入,数字化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推动行业进入“智能时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天津赛项裁判员李靖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比赛不仅要求选手掌握牙体基础知识,更需熟练运用软件设计,并指导设备完成切削、打印等制作环节。

  与行业日常的“流水制”不同,本次赛项最大难点是要求选手独立完成全流程操作。“以往,学生分配到医疗机构或义齿加工企业后,可能只负责其中一个环节,但在这次比赛中,需要从软件设计、设备调试、制作实施到台面清理全程自主完成。”李靖桓坦言,这对习惯“单环节作业”的选手而言是不小的挑战。

  智慧安防技术项目

  教练员:王峰

  智慧安防技术赛项的设立,源于传统安防向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需求。天津市电子信息技师学院教师王峰担任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智慧安防技术项目教练。

  据他介绍,智慧安防技术赛项,主要考察的是选手从系统安装调试、对于各系统之间的配置。赛项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需要选手编程,利用AI做一些任务。对于选手来讲,将AI引入编程属于比较新的技术,所以选手在这方面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

  如今,这项技术应用场景已经覆盖百姓生活。例如,通过物联网设备联动烟感、温感传感器,实现火灾预警与应急响应。这一新赛项的加入,表明智慧安防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记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