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误入楼群深处

日期:09-21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因为失眠,或因出神思考问题,有时会有些精神恍惚。今年竟然有两次走到家后面一栋楼,误以为是自家所在。一样的外表,一样的结构,一样的楼梯,但各家门前细节略有差异。

  比如我记得三楼左边的人家,门上一直挂着端午时挂上的艾草,但那天不见了。也许是意识到过了时节,终于拿掉了?四楼右边的人家,门旁小柜子里的空牛奶瓶,那天也没摆在平时那个位置。也许还没喝完?五楼左边的人家,门口那个黑底红花的地垫,换成了活泼可爱的卡通图案,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似乎要活泼泼地跳入我的怀中。也许是他家的孩子想换换风格?直至到了“自己家”门前,才确认是我走错了——门上贴着一副陌生的春联!主动到别人家门上去贴一副写着吉祥话的旧春联,这种事件大概只有在小说里才能发生。

  其实这样的事也算不上诡异。小区里的高楼都如此相似,不同的小区也很相似,甚至许多城市也高度相似。记得在一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一个结尾:女主人公在与多年前的男友旧梦重温后,下楼去买早餐。她端着豆浆油条回来,却发现身旁的高楼如此相似。早晨的阳光穿过楼群的间隙,在她的身上投下斑驳的日影。她在高楼与光影间彷徨,再也无法回到男友身旁,回到美好的过往。这个结尾的象征意义当为:现代都市、水泥丛林,如迷宫一般吞噬了独特的个体,也吞噬了往日的温情。古典诗歌、青春颂歌、田园牧歌,都已不再。

  人迷失于楼群,更迷失于人群。日本诗人谷川俊太郎有一首名作《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其中有这样几句:“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彼此变得十分相似。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的日子,人还在继续相信未来。”自己在人群中消失,究竟意味着什么?如今,我们似乎已经处于人人都争“做自己”的时代,怎么还会如此相似?也许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回答:摆脱了过去的各种秩序、规训和价值之后,我们陷入一片空无。破之后,立什么?又如何立?我们找不到答案。看似多彩、富有个性的外表下,却是一样的空白与茫然。

  一片茫然中,我走下楼,再走上楼,终于回到自己家中。看着熟悉的一切,暂时安下心来。一个小小的家,一盏温暖的灯,还有家人的守护——在不同的“自己”之间建立亲密而长久的连接,也许就是一个答案,一种“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