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误触氢氟酸身亡 危化品管理漏洞再敲警钟
日期:09-21
52岁的涂某某在杭州余杭区一片拆迁荒地上种菜时,踩破一个半埋的白色塑料桶,桶内氢氟酸溅到她的小腿和脚上。经过五天抢救,她最终还是不幸离世。
氢氟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化学品,哪怕少量接触都可能致命。它不仅会严重烧伤皮肤,还能迅速渗透人体,“抢走”血液中的钙离子,导致心脏骤停,因此也被称为“化骨水”。更可怕的是,低浓度氢氟酸刚开始痛感并不明显,往往几小时后才会剧烈发作,很容易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这些氢氟酸究竟从何而来?调查显示,现场共有三个塑料桶,均系一名外墙清洗工人于2015年遗弃。当时,他为省下约三千元一吨的处理费,将未用完的氢氟酸偷偷扔在这片荒地后便一走了之。谁也没想到,十年之后,竟酿成如此悲剧。目前,该工人已被警方控制,涉嫌污染环境罪。若查实违规遗弃危化品并致人死亡,最高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事件暴露出的危化品管理漏洞令人震惊。如此剧毒化学品,竟然被随意丢弃在公共区域。更让人担忧的是,电商平台上,氢氟酸常以“玻璃清洗剂”名义公开销售,价格低廉且无需任何资质证明。
这起悲剧也暴露出公共区域的管理缺失。事发地是一处拆迁闲置地块,长期未设置围挡与警示标志,附近居民却常来这种菜、散步。属地管理方安全巡查责任缺位,致使本应受严格监管的危险品,成了藏在公共场所的重大隐患。
此外,基层医疗机构应对此类事故的能力也明显不足。由于缺乏特效解毒剂和救治经验,伤者在最关键的抢救窗口期未能获得有效治疗,最终延误了生机。
这件事引发热议。有人愤怒发问:“为什么这么危险的化学品能随便扔在公共区域?”有人呼吁:“必须压实企业责任,封闭高风险地块,普及急救知识!”还有网友建议:“支持《危险化学品安全法》尽快出台,建立全生命周期电子溯源系统。”涂某某的丈夫表示“不求赔偿,只希望弄清楚剧毒物为何出现在公共区域”。这一诉求,也道出了公众对安全环境的基本期待。
目前,余杭区生态环境部门已完成现场无害化处理,并对全区待开发空地完成了首轮排查,暂未发现类似危化品。当地也已开始推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希望这样的悲剧能真正引起各方重视,彻底堵塞管理漏洞,不让公共空间再隐藏致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