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毒艺人想复出?
没得商量,行不通!
日期:09-18
近日,涉毒艺人苏永康计划在温州开演唱会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网友们根本不买账,纷纷向有关部门投诉。这事最后以演唱会取消收场,但引发的讨论远没有结束。
网友很愤怒,后果很严重。网上有六万人参与投票,87%的人明确表态:不接受涉毒艺人公开演出。只有8%的人认为应该给犯过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绝大多数人的态度很明确:涉毒艺人想复出?没门!
为什么大家这么坚决?看看评论就懂了:“你的复出,伤害了缉毒警察的付出!”“牺牲的缉毒警察能复活吗?”公众亮明了对缉毒警察的敬意和对毒品零容忍的态度。毒品毁了多少家庭?害了多少生命?缉毒警察每次出任务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涉毒艺人作为公众人物,辜负了社会的信任,如今想要重新站回舞台中央,自然难以被广泛接受。
艺人作为公众人物,享受着聚光灯下的光环,理应以身作则。吸毒不是普通错误,而是严重违法行为,会给粉丝特别是青少年带来极其恶劣的示范效应。可能让他们觉得吸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误认为吸毒容易戒断,戒了就能重新风光,甚至由此引发效仿。这种误导后果谁都承担不起。
当然,也有人认为应该给犯过错的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重返普通生活和重新站上舞台是两码事。社会并不禁止涉毒艺人从事其他职业,但他们不适合再做公众人物。一位网友说得好:“三百六十行,难道只有在演艺圈才能重新正常生活吗?”说白了,大家不是不给出路,转型幕后、从事其他行业,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多得是,只是不要出现在幕前了。
可现实是,仍有一些涉毒艺人千方百计寻求复出。问题来了,虽然大家都说该封杀,可为什么涉毒艺人还能接到商演?问题出在监管漏洞上。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劣迹艺人名单,主办方报批演出时,审批部门不一定掌握完整信息。这个地方查得严,那个地方可能就管得松。这就给了某些人钻空子的机会。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全国联网的涉毒艺人信息库,让审批部门、主办方、票务平台都能实时查询。同时必须明确处罚规则:不光追究艺人责任,还要对违规邀请的主办方、场地提供方一并重罚。只有让所有人知道“碰不得”,才能真正杜绝这类操作。
对涉毒艺人复出说“不”,就是对毒品说“不”,对违法说“不”。这不仅是对法治的坚守,更是对缉毒警察最好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