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来了,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收到心仪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我打趣儿子:“填志愿时,我还以为你要‘逃’到千里之外呢。”
话一出口,自己先怔了怔。那些鸡飞狗跳的陪读日子仿佛还在眼前,那时,我真怕儿子为了躲我,故意选个遥远的城市,远走高飞。
儿子却笑了:“妈,您幼不幼稚呀?谁会拿自己的前途赌气?您也是为了我好,我知道。”
儿子什么都知道。
转眼就报到了,儿子像一只即将出巢的鸟,兴奋地忙前忙后,行李箱被一点点填满,而我站在一旁,心像是被一点点掏空。
从幼儿园到高中,儿子从未离开过我。如今他一下子就要飞走了,一年见不到几面——想一想,心就酸得难受。
儿子反而来安慰我:“妈,我总得长大啊。”
学校其实并不远,开车只要两个小时。一路上,儿子望着窗外,眼里全是光,是对未来的憧憬,是对大学的向往,是藏也藏不住的喜悦与骄傲。
入学手续很顺利,穿红色志愿服的学长全程引领。领完物品后,我们去了宿舍楼。宿舍里空调、洗衣机、洗漱用品一应俱全。床已铺好,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四人间,室友都很友善,儿子笑眯眯地对我说:“妈妈,这下您可以放心了吧?”
安顿好一切,已是下午两点,晚上七点还要军训集合,我们匆匆出校吃饭,又去超市帮他买了点儿零碎物品。
快四点时,我们回到宿舍楼下。怕打扰室友休息,我没再送儿子上楼。坐在车里,隔着挡风玻璃,不错眼珠地望着儿子的背影。
我有些失落地驱车返回。推开家门,习惯性地先望向儿子的卧室。恍惚间,仿佛还看见儿子坐在试卷堆里,抬头咧嘴一笑,喊一声“妈妈”,又继续陷在题海中……
“儿子,你才刚走,妈妈就想你了。”我低声喃喃。
正想着,手机响了,是儿子发来消息,问我到家没有。说室友约他一起吃汉堡,其实他不饿,但还是高兴地去了——“刚认识,要合群呀。”
晚上,儿子又打来电话,刚洗完澡,正在手洗衣服。我问:“你会洗吗?”儿子调皮地说:“无师自通,放心,您儿子棒着呢!”
我听着,心情一下子轻快了许多。
“妈,照顾好自己,我每天都会给你打电话。”挂电话前,儿子郑重承诺。
我知道,儿子其实也一样舍不得。他只是不想将这份情绪传递给我,知母莫若子,儿子心疼我,想在我面前显得强大——就像这些年来,他一直努力上进,想成为我的骄傲。
儿子曾在一篇日记里写道:“对妈妈最大的孝顺,就是让她放心,并成为她的骄傲。”
是啊,离巢的小鹰终于展翅,飞向更广阔的天空。而我所能做的,是忍住不舍,默默祝福,适时鼓励,并且,也要加紧自己的步伐。
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