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天津金淳《金朴亭诗钞》,从道光十七年(1837)起,三年间的作品收在其中。此时正值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的前夕。
一些诗题标有日期。例如《十七年甘露寺六月雨》,“潮添河岸轻舟稳,天暗槐厅碧殿阴”;《十九年八月初九甘露寺自酌》,“杳尔开场临寿域”,诗人自注“时秋乡,又不能去,而圣寿在初十日”。金淳是廪贡生,有参加乡试的资格,但没能赴考;道光帝的生日在八月初十。《十一月初二甘露寺夜雨》,“冷栖寺楼鸟,寒出树林钟。水岸冰初结,灯桥酒正浓”。寺临河,河有桥。
屡屡写到甘露寺,为何?乾隆年间县志记,“甘露庵在北门外,河北岸”。道光二十六年(1846)城乡地图,北门外运河北岸,天津钞关守在浮桥桥头,其侧寺庙,地图标注“甘露寺”三字。金淳为诗卷署名,称个人身份是“关幕”——税关幕僚,他是天津钞关俗称北大关的办事人员。金淳有诗《今岁洋艘纷来无一不被其泽予日在槐厅劳瘁又两月矣》,南方商贸海船来得多,口岸经济利好,税关榷税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