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波及天津,我们中学的教学楼震损严重。想要维修重建,一时没有足够的专业施工队伍。学校为了不误开学上课,就组织师生自建临时教室,于是,师生当起了“泥瓦匠”。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平生第一次。
建房需要材料,大家就到震损的废墟上捡砖头。这个工作很辛苦,但最考验人的是和泥、垒墙、上顶子等工序。因为缺乏经验,一面墙刚垒半截,便出现险情,好在发现及时并返工,才避免了险情的发生。
险情警醒大家,做什么事都不能蛮干,要讲科学,才能保证质量和安全。总结经验教训后,大家精心施工,时时做好质检,做好防范。一排整齐的教室渐渐出现在操场一侧,新学期到来时,临建教室内就传出了琅琅的读书声。
当了一回“泥瓦匠”,很多同学从中学到了新本领。那时,住房面积小,没有厨房,人们便在院子里自建一个小小的厨房。这个活儿,过去大多要由家里的父辈干。通过自建教室,当了一回“泥瓦匠”,家里再建小厨房时,同学们也能露一手了。
有的同学因此喜欢上了建筑,后来成了建筑设计师。万丈高楼,从那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