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内共有大中专院校、中小学、幼儿园等各类学校食堂126家,今秋开学以来,河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陪餐工作,至今累计陪餐89家次。用孩子们的话来说,穿着制服一起拼桌“陪餐”的人是他们最有安全感的“饭搭子”。
服务提前介入
进操作间查细节翻记录
12点整,能够同时容纳900多人一起用餐的四中食堂一楼已座无虚席,角落里的一桌显得有些特别,三位身着市场监管制服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们拼桌就餐,用餐时他们还会跟学生们聊上几句,询问饭菜是否可口。
开学伊始,河西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陪餐工作,以“陪餐式”监管守护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这次来四中陪餐的三人,分别是河西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科和尖山街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其中要数尖山街市场监管所副所长窦树德对四中食堂最为熟悉。
窦树德是所里专门负责食品安全的副所长,从今年7月开始,四中食堂按照教育部门的规定遴选了新的委托企业,暑假期间,食堂内部食品操作间进行了重新装修,直至开学前完成现场核查审批,这已是他不知第几次到访四中食堂,窦树德终于能够坐下来“陪餐”了。
8月中下旬完工,校方正式向尖山所提出《食品经营许可证》变更登记申请。接申请后,尖山所与食品监管科迅速启动联动机制,开通审批“绿色通道”。两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审批各节点,加快材料审核、现场核查等流程速度,在确保审批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压缩办理时间,最终帮助学校按时拿到食品经营许可证。
受欢迎的监管者
让学生们安心的“饭搭子”
此次“陪餐”前,四中食堂服务方负责人任刚带着市场监管人员进入了食堂操作间,食用油、大米以及各种杂粮等整齐码放在仓库内,墙上储存条件明示牌旁的温湿度计显示符合标准。在配餐间里,洗刷干净的餐具整齐码放在操作台上,甜品档口后的保温台里新鲜烤制的蛋挞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在新增加的汤粥档口,因应季节熬制的银耳雪梨糖水等已完成分装密封,在隔热保温条件下保存。
校园里一声铃响,学生们从食堂大门鱼贯而入,争相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天津人喜欢炸酱面、浓油赤酱的红烧肉配米饭、酸辣可口的米粉、肉香四溢的牛肉面,十几个档口前挤满了买饭的学生。
与市场监管人员一起拼桌的四中高二学生告诉记者,每次在食堂里看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吃饭,他们都觉得特别有安全感,这样的“饭搭子”他们希望能够经常见到。
记者在食堂见到四中食品安全总监杨军副校长,他表示作为被监管单位,特别欢迎市场监管人员能够常来检查。学校作为食品安全重点监管单位,他们深感身上的担子很重。杨军坦言,市场监管部门是食品安全监管的权威部门,尽管在日常管理中,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承包企业进行各方面的检查,但老师们毕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有限。这位从教几十年的老校长表示,学校不仅要教书育人,也要让师生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薄弱环节 现场反馈
学校和承包企业立即整改
河西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科邹超介绍,开学伊始开展的专项检查中,河西区14个街的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聚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加工场所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清洗记录等关键环节,重点检查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临期食材清理、食品进货查验、病媒生物防制等各方面工作落实情况,实地查看桶餐分餐流程。开展现场陪餐时同师生深入交流,引导学生珍惜粮食,践行“光盘行动”。对于检查中暴露出的薄弱环节,现场反馈并要求学校和承包企业立即整改,加强日常自查自纠,及时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广大师生饮食安全。下一步,河西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发力,聚焦用餐人数较多和新开办的学校食堂,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扎实推进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提升各类学校校园食品安全水平,为广大师生在校饮食安全保驾护航,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在校吃上“放心餐”。
文/摄 记者 解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