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繁花隐于无色

日期:09-14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一位襄州人诗歌写得特别出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都是他笔下的名句。可他运气实在太背,参加一次科举考试便失败一次,以至考得垂头丧气。后来一位大官顾惜他的才华,将其招至麾下,当然是人事代理性质。干了一段时间,他离开此君的幕府,继续隐居于山野,不久即病逝了。他的名字叫孟浩然。有句话叫“繁华隐于无色”,意思是:最灿烂的花朵往往隐匿于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孟浩然即是如此。

  倘若说孟浩然的“隐”带有几分被动的话,范蠡的隐则是非常主动了。

  范蠡是春秋时代最富谋略的政治、军事天才。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不听他的劝阻,执意率军进攻吴国。吴王夫差紧急动员,统领精兵拼死抵抗,打得越军落花流水,越国仅剩五千士兵退守会稽山。吴王夫差乘胜追击,将越军团团包围。越王向范蠡讨主意,范蠡建议他向夫差赠送大量美女、财宝,并亲自服侍夫差。情急之下,勾践听从了范蠡的建议,两人在吴国像奴隶一样忍辱负重三年,终于获得夫差信任,被放回越国。回到越国,勾践对范蠡可谓言听计从,卧薪尝胆,亲自耕种,善待百姓,重用贤臣,加强军事训练,国力像喷泉一样往上冲。公元前478年,越国讨伐吴国,取得大胜。三年后,更是将吴国彻底灭了。然而,范蠡看出勾践此人只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享乐,功成之后激流勇退,去齐国做生意,并极力劝说好友文种跟自己一起走,文种贪恋富贵,没有听从他的劝告。最后,范蠡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大富豪,而文种则被小心眼的勾践逼得自杀。

  繁花隐于无色,不是一件坏事。被动的隐能让你看清功利的本相,然而主动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在不被别人看见的地方呈示出绚丽和芬芳。主动的“隐”则能让你避开种种可能的约束甚至伤害,以最性情的方式展开自己喜欢的生活,绽放人性的光芒。春秋时代,想在花丛中展示自我繁盛的人比比皆是,可是识人心知进退的范蠡却成了智慧和财富的化身,领受一代一代人的推崇。

  走出舒适圈,拒绝过多的关注,我们可以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将生命的绸缎织造得结实而妩媚。毕竟任何成就,说到底,都是时间与血汗的累积,在无意义的虚荣中花的心思多了,能用于有价值事物的工夫就会相应减少,成为“繁花”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

  繁花最怕的是飘在空中,永远需要将根扎在泥土深处,而象征着平凡、草莽、旷野的“无色”恰恰可以为它持续的萌芽、生长提供条件。俗语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袴少伟男”,不是“纨袴”一定比受“磨难”之人智商低、才华弱,而是他们拥有的优越生活客观上会将其与草莽的优良养分隔离开来,使其不经意间成了无根树、空心花。能够心平气和地隐于“无色”,不管被动还是主动,我们会天然地走出“纨袴”的行列。

  经验告诉我们:一朵花是不是繁花,依据的永远不是它所处的位置,而是它本质的明艳和芳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