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老师是我初中的体育老师,与有些退役运动员一样,严老师身体发福,尤其是腹部特别突出,酷似临产的孕妇。但他身材高大、壮实,并且动作协调性强,说句白话就是胖而不笨。譬如,严老师参加教职工篮球赛,是队里的组织后卫,能够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背对篮筐倚住对手,给队友制造投篮、上篮的机会。
直到如今,我依然非常感谢严老师,是他在我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帮助我强健了体魄,锻炼了身体的协调性,提高了运动能力,并把体育运动的习惯保持了数十年。
由于我上小学时运动较少,再加上我体弱胆小,跑、跳、投等基本运动能力都没有得到开发,对球类运动更是一窍不通。进入中学后,我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比其他同学差了一大截,因此,就把同学们都喜欢的体育课当成了负担。初二时,严老师接手我们的体育课,他的课程安排非常科学,每次体育课,前十分钟是做准备活动,包括上肢的伸展运动,腿部的拉伸以及手腕和脚腕的活动,让我们周身感到微微发热后,又带领我们围着操场慢跑几圈,直到我们身体机能完全达到最佳状态时,才开始学习这堂课的主要内容,譬如田径、体操或球类。
几堂课下来,严老师就发现我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较差,每次上课做准备活动时,都单独为我纠正动作,譬如压腿,有前腿弓、后腿绷的正压腿,还有一腿伸、一腿曲的侧压腿,严老师都帮我尽量拉伸到位,提高柔韧性;而跑圈儿的时候,严老师也盯着我不能掉队。那段时间,每次体育课下来,我都感觉身体像散了架,第二天起床后,两条小腿酸痛,走路都有些吃力。再上课时,我就把腿疼的事儿告诉严老师,想偷偷懒。但严老师却告诉我,感觉酸痛说明肌肉得到了锻炼,对于正在发育期的我们来说,是件大好事,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让大腿结实有力,无论是体育运动,还是日常生活都会充满活力。
果然,按照严老师的要求,一个学期下来,我的腿也不酸了,跑步也不呼呼喘了,跑跳投等基本能力得到了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加强,尤其是短跑、跳远、跳高在班里都能处在中上等水平。而篮球的运球、中距离投篮和三步上篮,足球的几种射门脚法也都能够基本掌握。初三毕业前期,严老师专门从班上挑选了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个学生,按照当时中学生体质测试的科目和标准(包括50米短跑、跳远、引体向上等)进行了考核,我都顺利达标。当时,初中毕业虽然没有体育考试,但这也算向严老师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