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乡下孩子常生脓疮。初时患处剧痛,继而肿大成包,破溃前痛感最甚。待脓包破裂流脓,疼痛方得缓解,伤口始能愈合。在此过程中,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未破时不可强抠,须待其自然成熟;结痂后亦不可揭,当任其自行脱落。
孩童多难自控,不是抠弄未熟之疮,便是揭剥未固之痂,致使伤口迁延不愈,反添炎症之苦。我幼时亦如是,每欲动手,母亲便厉声喝止。若仍难自控,她便以纱布裹之,直至痊愈才将纱布揭去。事后母亲叹道:“你天天去抠,它怎么能好呢?刚要好,就又被你抠破了。”
今观世人,常有成年者如儿时抠疮般,反复揭弄心中旧伤,沉湎往事不得解脱。其实当效母亲之法——不抠不揭,以时光为纱布将其包扎,静待其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