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西沽公园
山桃一夜之间蘸满妃色,人们纷纷驻足观赏,沉闷的冬天也在这似有似无的花香中过去了。“七十二沽春水活,午景声里野桃开”,清代诗人查昌业所描绘的春日盛景,在今天的西沽公园中,继续上演着。
据西沽公园提升改造设计负责人刘永安介绍,乾隆皇帝曾在此下船游览岸边的桃花,并写下诗句。他的题诗使西沽的桃林声名大噪。
古时蹊畔胭脂雨,溅入今朝琥珀瓯。位于红桥区东北部的西沽公园,东临北运河,以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色享誉津城。它的前身系清末武器库,后废弃改为菜园。1937年日寇占领天津,将此地全部侵占,改为稻田和农场。新中国成立后一度作为林木试验场、苗圃。1958年4月,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建立西沽公园。
运河水脉如碧玉琴弦,漾着百年光阴的涟漪。如今沽水绕园,溪流萦回,西沽公园内,近7万平方米的水域,是引北运河之水而成。河渠、溪流、湿地、湖岛相间的水网,描绘出水绕园转、绿随水转、小桥流水、亭奕岸柳的西沽地域风情,颇有《潞河督运图》的韵味儿。
刘永安表示,西沽公园的水系特点是水道环绕园区,有中渠穿园而过,目前呈“三渠一溪一湖”的水系体系。
水系丰盛,土质肥沃,曾是菜园和农场的西沽公园,大气候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经过不断引进品种与精心培植,园内不仅植物茂盛,且种类繁多。林草依地栽植,取势自然,常绿、乔木、花灌木等交织成林,宛若天开。经过历代园林人匠心皴染,公园化身四时的丹青手,从早春到隆冬,均有景致可赏。
西沽公园园林养护负责人郝岩表示,目前西沽公园的栽植品种多达200余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特色。像文冠果、车梁木,在市内六区的公园里都比较少见。三月上旬,西沽公园的山桃,跟桃花园的山桃同期开放,形成了一个连续的景观带,仿佛把桃花堤沿线的景色也引入到了西沽公园。
刘永安介绍,到了夏秋,园内还有牡丹、芍药、石榴以及其他的黄叶树种、红叶树种、火炬树等可供欣赏的植物。
此外,公园南部原为鹿苑的小岛上建起了颇具世外桃源意境的黄叶村,重现了明清时期运河两岸民居情形,以及彼时鲜活的生活气息。
从运河帆影里的灼灼桃林,到今日水绕园转的时节画卷,从墨香氤氲的书画院,到古风古色的黄叶村,西沽公园以桃红柳绿续写诗行,也用虬枝霜叶铭记沧桑,让每位驻足者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当北运河依旧蜿蜒流淌,这片土地的故事,也随着四季轮转,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