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相思竟共花争发

日期:09-09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明末官员高弘图在《崂山九游记》中讲述,他在上清宫看到一株白牡丹,枝干颇为苍老。道士告诉他,相传在百年前,有人将这棵白牡丹挖走了,过了几年,此人死去。上清宫中的道士随后梦见有个白衣人敲门,喊道:“我今来!我今来!”第二天便看到牡丹旧根处生出新芽,而被偷花者种在家中的牡丹却枯萎了。这一传说在崂山地区流传已久,蒲松龄以此为灵感,写下了花妖故事《香玉》。

  《香玉》的男主角胶州黄生在崂山下清宫借居读书,院中种着珍稀的白牡丹和耐冬(山茶花),这两棵花树高达一两丈,花开时璀璨似锦。黄生偶然看到一位白衣女子和一位红衣女子在院中走过,姿容艳丽,香风流溢,见到他便奔逃不见。黄生心生爱慕,在树下题诗道:“无限相思苦,含情对短窗。恐归沙吒利,何处觅无双。”“沙吒利”出自《太平广记》中的故事,也写作“沙咤利”,唐代韩翊与其姬妾柳氏在“安史之乱”中离散,柳氏被蕃将沙吒利恃势劫占。“无双”来自唐传奇《无双传》,王仙客与表妹无双本有婚约,但无双在战乱中入宫做了宫女,侠义之士古押衙用茅山秘药让无双假死,将她救出,与王仙客团聚。诗句既是对牡丹花后来命运的伏笔,也以“柳”喻“花”,体现出女子的花木真身。

  黄生的痴情感动了白衣女子,她在夜间来与黄生约会,自称名叫香玉,红衣女子叫绛雪。香玉作诗与黄生相和:“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二人如胶似漆地过了一段时间,不久香玉却含泪道别,说:“您的诗句成了谶语,正是‘佳人已属沙吒利,义士今无古押衙’。”第二天,即墨有个姓蓝的人游览下清宫时,看中了白牡丹,将它掘出,种到了自己家。黄生这才明白,香玉是牡丹花精,怅惘不已。之后又听说白牡丹在蓝家未能成活,悲痛地做了五十首哭花诗。绛雪也现身安慰他,但两人只以朋友相待,饮酒吟诗,并未出现狎昵之举。黄生作诗怀念香玉:“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相思人不见,中夜泪双双。”绛雪和道:“连袂人何处?孤灯照晚窗。空山人一个,对影自成双。”黄生感动地说:“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后来,花神命香玉的花魂回到下清宫,和黄生、绛雪重聚,但花魂并无实体。香玉告诉黄生:“君以白蔹屑,少杂硫黄,日酹妾一杯水,明年此日报君恩。”次年,白牡丹得以再生,香玉也在绽开的花中复活。黄生和香玉、绛雪共聚多年,临死前对道士说:“他日牡丹下有赤芽怒生,一放五叶者,即我也。”黄生死后,果然在白牡丹边生出一棵五叶赤芽,植株高大,却始终不开花。又过了若干年,老道士故去,不知情的道士将这棵植物砍掉了,白牡丹和耐冬相继枯死。这一结局虽不圆满,却呼应了“情之至者,鬼神可通”的主旨,令人回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