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全国科普月科普阅读联合行动之“阅见科普,智启津彩”科普阅读品牌系列交流活动正式开启,作为系列特色活动之一,天津图书馆联合北京百万庄图书大厦有限公司创新开展“领略四合院匠心之美,中国古建筑模型复原体验”互动式讲座。
活动现场,40余名读者带着对传统建筑的好奇而来,共享这场与传统对话和匠心共鸣的文化之旅。工信部专家,机械工业出版社副编审、科普设计分社总监赵龙受邀来到现场进行宣讲和指导。赵龙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与丰富的科普经验,将复杂的古建筑知识化繁为简。他结合《红楼梦》中林黛玉初到贾府的视频片段,将四合院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匠人巧思娓娓道来。从“一进院”“二进院”的院落布局,到垂花门、抄手游廊的功能差异,台下读者听得格外认真,不时拿起手机记录要点,现场互动频频。
最让人期待的动手体验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在赵龙专业的指导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搭建微缩四合院,从辨认“正房”“厢房”模块,到尝试用榫卯结构拼接“后罩房”“倒座房”,原本零散的构件,在大家的巧手中逐渐“生长”成错落有致的院落。
过程中,有人专注研究拼接技巧,有人互相交流经验,小朋友们更是化身“小小建筑师”,认真地将每一个部件对齐、卡紧,脸上写满专注与期待,偶尔遇到卡壳,赵龙总能及时上前,耐心讲解拼接要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合作,1300多个散碎零件变成了一间间正房、厢房、耳房……一座完整的“北京四合院”在读者的指尖“落成”,大家在拼装中亲手解锁了中国古建筑的匠心密码。记者 张艳
图片由市科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