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猛兽区下车争论
规则失守比老虎更可怕
日期:09-06
近日,河北秦皇岛野生动物园的白虎展区内,发生令人瞠目结舌的一幕:两辆私家车在行驶中发生剐蹭,双方司乘人员竟全部下车,在猛兽区现场争论责任。直到白虎逼近至三米左右,经安全员高声喇叭警告,他们才慌忙撤回车内。这场现实中的“虎口脱险”,荒诞到让人后背发凉。
猛兽区严禁下车,是动物园游览的铁律,更是用生命代价换来的警示。2016年,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发生的老虎伤人事件殷鉴不远,如今竟还有人重蹈覆辙。网友讽刺“老虎都怕吃了降智商”,话虽调侃,背后却是对涉事人员漠视规则、视生命为儿戏的愤怒。成年人为一点车辆剐蹭痕迹,竟连身处虎口之下的风险都不顾,不仅是对自己极不负责,也在无故消耗公共救援资源。规则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在猛兽区争执谁该担责,不只是荒唐,更是致命。
然而,不能把问题全推给游客的“任性”。园方的管理疏漏同样明显。据报道,事发区域的隔离电网高度不及成人胸口处,安全员介入也存在时间延迟。这些细节都说明,园方的防护与应急体系存在明显短板。《民法典》确实规定,若园区尽到管理职责可免责,但“尽职责”不只是贴标语、设警示,更包括提供合理的物理防护、有效的应急响应。游客违规≠园方无责。安全管理必须万无一失,因为一旦失守,结果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悲剧。
这起事件更是一堂关于责任与敬畏的公共课。野生动物园的本质是“动物主场”,不是人类可以肆意妄为的场所。把圈养虎豹看做“大猫”,其实是“动物宠物化”的错觉,反映出人对自然缺乏基本的敬畏。规则意识不仅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更是自我保护的最后一道防线。正如网友所说,“电网只能产生物理距离,真正的安全线是刻在每个人心里的”。
要避免“血色循环”再度上演,必须多方合力。游客必须牢记:生命权永远高于车辆财产权,规则面前绝不能有侥幸心理。园方则应以“如履薄冰”的态度筑牢安全防线:加高加固隔离设施、保障应急通信畅通、加强实时监控与主动预警,真正实现“人防+技防”双保险。监管部门也应推动野生动物园安全标准的强制规范化,对防护等级、救援时效、教育内容等提出更明确要求。
老虎不会因为人类吵架就收起兽性,自然法则从不原谅侥幸与无知。无论是游客还是园方,都应心存敬畏、严守规则、压实责任,才能避免猛兽区沦为冒险区,猛兽区不再上演人性与野性的危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