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老屋门前的书写

日期:09-05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始终难以定义特定时空中的书写与日常有何不同,但那种被时空催生的创作冲动却真切可触:初乘飞机时,我曾想,云端之字与地面之字可会相同?于是我倚着舷窗在纸上记下了云海翻涌。而今坐在故乡老屋的门前,南京家中书房里规整的字句忽然显得遥远——这片承载童年记忆的方寸之地,正悄然重塑着我的笔触。

  八月的晨光火辣辣地倾泻下来,将门前菜园一侧菜房的粉墙、檐角、瓦当,镀上了一层晃眼的白。我凝视着日光移动的轨迹:它漫过菜园东侧蔷薇缠绕的篱笆,漫过园中那座“沁心亭”,最终慷慨地洒落在黄瓜架上——嫩绿的卷须正攀着竹竿奋力向上攀爬,架下悬垂的小黄瓜顶着嫩黄花,宛如缀了一串翡翠哨子。

  蝉鸣骤然从园中几棵核桃树上炸开,一声紧似一声。远处喜鹊的喳喳声也加入这晨曲。八月的故乡,知了总比人醒得早,它们大约知晓,此刻的菜园最为喧腾:豇豆藤顺着竹竿缠成碧绿的帘幕,茄子躲在阔叶底下,青的、紫的,像藏着满地的小灯笼;最精神的要数那畦葱,笔挺地立着,叶尖挑着昨夜未干的露珠,在阳光下亮如洒落的碎银。

  眼前的景象,皆是弟弟们劳作的结晶。上次视频通话的画面里,六弟蹲在菜畦边拔草,四弟举着水管浇地,水珠溅落茄叶的声响,隔着屏幕都觉得清爽。此刻身临其境,我才看清:黄瓜架的竹竿绑扎得格外牢靠,豇豆藤下还细心地铺了层碎秸秆——他们把活儿做得如此精细,仿佛在侍弄稀世珍宝。

  蝉鸣依旧连绵,喜鹊忽然惊飞,引得豇豆藤一阵晃动。八月的风从菜畦间钻出,裹挟着泥土与黄瓜花的清香,吹动了门楣上的那串干辣椒——四弟去年秋天串起的,红得发亮,如悬着一串小灯笼,将老屋的晨色映照得暖意融融。

  我起身踱入菜园的石板小径,指尖抚过石缝间冒出的青苔,心头蓦然一动:弟弟们种下的何止是菜蔬,分明是将这一院子的烟火气息,一茬接一茬地播种下去,好让我们这些走得远的人,无论何时归来,都能呼吸到故乡的味道。

  此刻指尖在手机屏幕上敲出的字句,仿佛浸染了豇豆的清甜、茄子的绵厚,混杂着八月的蝉噪与兄弟们的气息,隐约间,似还承接着远逝先辈们注视的目光。这气息,与归乡后凭记忆写下的文字断然不同。正沉浸间,大哥在屋里唤道:“饭好了,吃饭了!”那是用家乡麦子擀的面,汤里煮着园中新摘的灰条菜、番茄和豇豆,另有一盘清爽的黄瓜佐餐,滋味真是好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