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山,总将秘密藏在腹地深处。平塘一处溶洞的洞口,犹如一道虚掩的门,隐隐透出几分深邃与神秘。
我和暑假研学夏令营的伙伴们站在洞口,微风挟着湿润的水汽扑面而来,仿佛大自然在向我们轻轻呵气。领队张老师回过头,笑眯眯地问:“都准备好了吗?咱们可要进去喽!”
“咔嗒”一声,我扣紧了安全帽带。张老师“唰”地点亮手电筒,光束骤然劈开黑暗,照在岩壁上,无数尘埃在光中飞舞,宛若微缩的星河。我也“啪”地按亮头灯,一团昏黄的光晕勉强推开了眼前的漆黑。
我们彼此照应,一步一步向内探去。“注意脚下!”张老师的声音依旧沉稳,“有些滑,别急,慢慢走。”他伸手拉了走在第一个的我一把,手掌宽厚而温暖。小池在我身后嘻嘻哈哈:“哎哟,要是摔倒了,可就真成打滑梯啦!”逗得大家笑声四起。小泽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旁边的岩壁,轻声说:“这石头摸起来又湿又滑。”
洞顶垂下的钟乳石,如同一根根凝固了时间的琴弦。我正仰头看得出神,“滴答”,一滴水恰好落在我的手背上,惊得我“啊”了一声。张老师转过头,我头灯的光束正照见他含笑的双眼:“这是钟乳石送给你的礼物,接到水滴的人会有好运哦。”“真的吗?”小池凑过来,满脸好奇。“那当然。”张老师说得有板有眼,“这里每一滴水,都仿佛是时间的墨水,在书写它们成长的故事。”
张老师将灯光往旁一移,“看那边,有一对‘好朋友’。”我们纷纷凑过去,果然一根钟乳石与下方的石笋仅差一掌之距。“它们一百年才接近一厘米。”张老师说,“但它们一点儿也不着急,好像知道总有一天会相遇。”“长大……真的不用急吗?”我低声自语。小泽插话:“我希望它们早点亲到!”大家哄堂大笑。
张老师将光束稳稳停在那对“好朋友”上,语气加重:“这些石笋接住每一滴落下的水,不贪多也不嫌少,不惧慢也不怕晚,时间到了,自然会长成谁也无法替代的模样。”
正说着,“滴答”又一滴水珠落下,在小小的水洼里荡开一圈圈细密的波纹。回声在洞中悠悠流转,仿佛大地轻轻“嗯”了一声,表示赞许。
这一刻,我仿佛忽然明白了一些什么。平日老师在作业本上批改的红叉叉,似乎也不再那么刺眼了——它们就像石笋接住的每一滴水,都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印记。
原来,重要的不是已经长得多高,而是有没有好好接住生活赐予我们的每一滴馈赠!
指导教师:王家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