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家花园
细雨如丝,牵得花影摇曳;石阶凝露,倒映着流年岁月。朦胧烟雨中,曹家花园仿佛从百年前穿越而来,将它的过往讲给今天的我们。曹家花园坐落于天津市河北区黄纬路,起初为清末买办孙仲英所建。花园中遍植珍稀花木,溪水环流、楼台亭阁,散布其间,成为当时天津城北一处名胜。
天津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静介绍:“在此建园,是有讲究的。此处挨着新开河,可以把活水引到自己的园林建造当中。园林之水,活水为上。活水的引入,可以让整个园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意境就凸显出来。同时,由此经过三岔口,可以到北运河和南运河,交通也很方便。”
1906年,孙仲英低价将花园卖给担任北洋军阀要职的曹锟。曹锟喜出望外,随即大兴土木,挖湖堆山。扩建后的花园形成两座院落,树木繁茂,花团锦簇。园内主建筑为一幢三层楼房,是曹锟处理公务和起居之所,另建会宾楼,用于召开会议和接待贵宾,增建西式公子楼和小姐楼。整个花园面积达2.4万平方米,拥有近200间楼房和平房,每座建筑前均安放石兽,奇花异草,典雅宜人,一时成为津门园林之冠。曾经的曹家花园还一度成为左右政治时局的坐标。
曹锟下野后深感时局动荡,便将寓所迁至租界,花园交冀察政务委员会接管,更名为“天津第一公园”,并增添娱乐、文化、餐饮等设施,一时游人鼎盛。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寇将公园强占,改建为陆军医院。抗战胜利后,此地依旧沿用为医院,后经多次调整,仅保留西北角一隅,作为公园对外开放。2012年,曹家花园在历经修复后重展风姿。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庭风介绍:曹家花园巧妙运用了“障景”“借景”,园内岸线曲折,石头千奇百怪,山路曲径通幽,体现出中国人的造园手法。
园内的西式长廊、拱券门带有西方建筑符号,与此相伴的“虎威堂”“一如室”等房屋则全部按中式风格建造。朱漆廊柱连接起曲折的路径,行走其间,时而见开阔湖面,时而入幽深花径。沿水而行,亭台错落有致,或临波而立,或依山而筑。奇石巧布,交错堆叠,刚柔相济中,一步一景间,尽显造园哲学。
流水走过岁月,蜿蜒至今,滋养着园中的四季流转。这座园林的前世今生,不只是曹家兴衰的注脚,更是天津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见证,属于曹家花园的故事仍在时光里生长。那些水的流痕、石的纹路、木的年轮,都在静静等待着人们倾听这跨越120余年的岁月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