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男孩子们会修理东西吗?比如家里的吸顶灯坏掉了,水龙头需要更换,厨房下水管疏通或换新……这个问题是不能拿去问孩子们的,他们会反问,这么专业的事情,要专业人士去做,为什么我们要掌握这样的技能?你会被他们怼得哑口无言。
我们“70后”这一代的人,是要学习修理的。从中小学时期开始,家长就会有意识地教育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万事不求人”,他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耳濡目染,如今我们这帮准中年,多少都有点儿手艺在身。回想当年,要求一个人少年时就要有点儿修理技能,是很合理的,毕竟那时分工还不精细,成为一个多面手,就意味着多一份竞争力。
会修归会修,该表扬得表扬,不过实话实说,无论修理能力有多强,干活“多少得带点儿样儿”(意思是不完美,有瑕疵)。反正我在家里干活,极少是能打满分的,比如:吸顶灯要么买大了要么买小了,书柜顶放了一堆不合适的灯芯;换厨房下水管接口拧不紧,试水时四处漏水,只能用透明胶带“亡羊补牢”;换吊扇连拆卸带安装,忙得满头大汗,最后按下遥控器,扇叶晃晃悠悠、吱吱呀呀,多了一首“催眠曲”……
最让人受不了的是,每次干活儿,身上都得带点儿小伤:要么没戴手套,螺丝刀、钳子把手掌心搞得一片红肿,有时手指还会破一层皮、掉一小块肉;要么逞能,不断掉总闸,徒手接电线,误碰到火线胳膊被击打得甩到一边;还有一次踩着椅子换灯芯,一个没留神踩空了,摔到地上摔伤了尾骨,隐痛了一年才好……所以经常被批评,您这活啊,干还不如不干,损失远比省掉的那点儿请专业人士的花费还要大。
但是呢,男人身上一旦有了点儿修理的功夫,是总忍不住技痒的,和省不省钱没关系,主要是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现代社会男人之间的竞争无处不在,能在家务修理这块脱颖而出,也算个加分项。据说女人挺欣赏能做家务修理的男人,起码用着顺手,随叫随到,哪怕偶尔出纰漏,也比请人要强那么一点点。实话实说,现在的男人比起二三十年前的男人,整体上的维修能力要弱了不少,要不就是技能忘了,要不就是年龄大了,要不就是时代变化,直接换新比修理要省事还省钱。
在过去,有连汽车都会自己动手修的人,这样的人在男人群体里,堪称为“神”。每每他以业余选手的身份完成了一项专业的“维修”,都会被无数人竖大拇指夸赞。在一片赞扬声里,男人如同领到了奖杯或奖牌,流露出自信又自豪的笑容。如果这个时候再能有一瓶啤酒奖励,让他上天去修理卫星,他都敢满口答应。
前不久,我摆了一堆的工具,修理关不严实的卧室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把这扇本来仅仅是关不严的门,修理成了“半身不遂”,最后还是请了专门的修理师傅,三下五除二地搞定了。在把那堆工具收拾起来的时候,我有点儿沮丧,也有点儿死心。也许,以后我将放弃修理这个行当,为了脸面起见,也为了安全起见。就让我们成为会修理的最后一代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