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李奶奶在女儿的陪同下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湖南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超声结果发现她有甲状腺结节,吓得她整夜睡不着:会不会癌变?要不要动手术?她们赶紧咨询主检医师,医生笑着说:“您别担心,这就是甲状腺结节,60岁以上的,一半人都有,就像长皱纹一样常见!”
原来这“小疙瘩”并不可怕。借此就由长沙市第三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医师胡忠东,与大家聊聊这个常被误解的“颈部小蝴蝶”。
甲状腺:
脖子里的蝴蝶工厂
甲状腺位于喉结下方2至3指宽处,外形似蝴蝶,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这座“微型工厂”24小时分泌甲状腺激素,可以控制身体耗能速度,怕冷、易累可能是它在“偷懒”。它让你保持心率稳定,甲状腺功能亢奋时,会心慌、手抖。它还影响记忆力和情绪,甲减老人易健忘、抑郁。
老年人群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有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亚临床甲亢、临床甲亢以及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那甲状腺为啥爱长结节?其实就像树皮会结疤,甲状腺也会随年龄“留痕迹”,组织老化出现增生或囊肿等。此外,更年期后雌激素减少、长期碘摄入异常(过多或过少)也会影响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高
但不可怕
我国成人超声检查发现直径0.5cm以上甲状腺结节者达20.43%,其中8%至16%为恶性肿瘤。60岁以上老人超声检出率超50%,其中90%至95%为良性结节,大多数良性结节不会发展成癌,多数良性结节终生不需治疗。
自查小技巧:对镜仰头吞咽口水,观察颈部是否突起,绿豆大小的结节可能摸不到,不必过度紧张。
这些情况要警惕:短时间内突然增大如鹌鹑蛋,声音变哑像感冒,却无其他感冒症状,吞咽时有明显的卡顿感,要警惕结节位置靠近食管。
检查“三部曲”详解
1.超声检查——可协助鉴别良恶性,预测恶性风险。无痛无辐射,孕妇也能做。
关键看3点:边界是否清晰、有无钙化点、血流信号强弱。
报告解析:简单来说,根据C-TIRADS分级标准,1至2类绝对安全,3类基本安全,4类的结节恶性风险相对较高,5类高度可疑恶性,6类活检病理确诊恶性。比如3类≈良性可能性98%,4a类≈恶性风险2%至10%,需定期复查。
2.抽血查甲功。TSH↑可能甲减,TSH↓可能甲亢。游离甲状腺激素FT3或FT4正常,促甲状腺激素TSH↑是亚临床甲减表现,与老年人群代谢性疾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2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当TSH≥10mU/L时,患者出现心血管事件、脆性骨折和死亡的风险升高。
3.细针穿刺——微创取样本。针头比输液针细3倍,局麻后几乎无痛,过程类似抽血。
治疗“三字诀”
科学应对
观:动态监测是上策。良性结节每6至12个月复查超声,可疑结节每3个月密切随访,观察期间出现生长加速需及时干预。
调:饮食平衡有讲究。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减少摄入辛辣食物和咖啡、酒精等。是否要忌碘,需视不同情况而定:合并甲亢者需低碘饮食;甲功正常且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这种单纯的甲状腺结节者无需忌碘,可正常饮食。
护:远离隐形伤害。避免颈部长期受辐射,如频繁CT检查。调节情绪,因焦虑会加重内分泌紊乱。焦虑时,可闭眼深呼吸,默念“吸进健康,呼出担忧”;子女有时间要多陪老人聊天散步,减少其孤独感;老年人自己不妨培养养花、下棋、绘画、书法、听音乐等爱好,舒缓身心。
甲状腺健康口诀:结节九成都是善,定期观察是关键;戒烟限酒心态宽,均衡饮食少忧烦。
建议子女每年陪父母至少做3项检查:颈部B超(查结节)+甲功五项(测激素)+骨密度(防骨流失)。不必草木皆兵、谈“结”色变,用科学知识驱散恐惧,守护身体里的这只“小蝴蝶”,安享金色晚年。
(摘自《快乐老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