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泉州之称起自西周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19版:副刊津沽       上一篇    下一篇

  笔者曾提出泉州之称起于西周的观点。分析有四:

  其一,文字解析。旧志说:“武清本古之泉州,汉泉州雍奴二县之地。”所谓“古”的参照是汉代,意思就是比汉代还要早的,那至少在先秦或以前。而且“古”字是“久也、始也”,既说时间久远,又有源头之意。“泉”是源流所生、川流不息,“州”是水中可居可耕之地,泉州的本意就是指有泉涌出、水绕其旁的绿洲。那么这里在有人聚居后就可能称这里为“泉州”了。

  其二,典籍相关。周的《诗经》中有《关雎》一篇大家耳熟能详,首句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是同在北方的周人对自己所居“水中高土”“可居可耕”之地的典型称谓。武清其地称“洲”的地名很少,但在被考古认定的泉州县城城上村附近,却集中了东洲、西洲、茨洲等村名的保留,依稀让人看到历史的延续与记忆。

  其三,历史溯源。周代在武王灭纣后的公元前1046年后即封召公于燕地。武清的泉州位于燕都蓟的近畿。从理论上说,这个地区接受西周、燕的统治、开发、影响已有三千年之久。

  其四,考古印证。武清历史上发现最早的城池有两座,一是疑为战国燕时最早的泉州故城、今崔黄口镇的大宫城,二是西汉武帝分泉州都为两县的泉州故城、今黄庄街城上村,两地考古均发现城垣夯筑中有战国陶片,城垣均在战国聚落址上修筑,且附近有战国或西周时期鬲的陶片、陶盆残片、纺轮和蚌刀等。这就确凿无疑地告诉我们:泉州地区的先民的生产生活完全可以追溯到西周时代。民聚于此,那么地名的产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其实,最能直接证明此观点的,是一条出土于河北的战国“燕王职戈”上的一条铭文。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的《殷周金文集》中录有一条为专家认定的铭文出现了“泉州都……”的金文(附图)。这就等于直接宣告了泉州之称至少早在战国和周的时期就已是“都”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