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欲成大节,不免小忍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22版:文摘       上一篇    下一篇

  韩琦是北宋名相,封魏国公,与范仲淹并称“韩范”。他的容人之量在正史和文人笔记中多有记载。

  南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记载了这样一件小事:一日夜间,韩琦伏案写字,侍从持烛照明,不慎烧焦其鬓须。韩琦一言未发,只是用袖子拂了一下,便继续低头写字。不一会儿,韩琦回视,发现持烛之人已经更换。他担心该侍从被鞭笞责难,赶忙传召主管侍卫者:“勿易,渠已解持烛矣。”——不要换人,他已经懂得如何持烛了。此事传出,“军中感服”。

  韩琦镇守大名府(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时,有人进献两只玉杯。此杯光洁无瑕,堪称珍宝,韩琦爱不释手,宴宾客时设锦缎之席赏玩。不承想,席间,一小吏不慎将玉杯摔碎。坐客皆愕然,小吏则伏地待罪。韩琦却神色自若,笑着对宾客说:“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又对小吏说:“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你只是失误,并非故意,不能怪罪你。其豁达之言,令满座宾朋无不叹服。

  作为庆历新政的重要参与者,韩琦与保守派多有冲突。但新政失败后,他从未挟怨报复。后来王安石变法,他虽屡次上疏反对,却始终就事论事,政见之争不涉人身。

  韩琦曾说:“欲成大节,不免小忍。”韩琦能在北宋政坛屹立数十年,成为“历相三朝,辅立二帝”的一代贤相,与这种胸怀和格局不无关系。

  宽恕不是示弱,而是避免无谓消耗的智慧;包容不是纵容,而是给他人成长空间的气度;忍让不是退缩,而是蓄势待发的战略。这种以“容忍”化争端的智慧,或许正是化解社会诸多矛盾的良方。

  石翡(摘自《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