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开学季,投保“学平险”都会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毕竟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在校生活又丰富多彩,万一在运动中扭伤摔伤或者在追逐打闹中碰撞跌倒,有一份“学平险”傍身,在关键时候还是能解决不少问题。现在市面上的“学平险”产品也比较多,怎样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学平险”呢?
据了解,所谓“学平险”,就是“学生平安保险”,保障期限通常为一年,保费相对较低,主要覆盖了孩子成长过程中意外伤害、意外医疗和住院医疗等三种常见的风险。“学平险”主要针对的是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在校学生都可以投保。大多数“学平险”的投保年龄限制在3周岁到24周岁或25周岁,也有的“学平险”可以保障到27周岁,在学研究生、博士生也能投保,还有的“学平险”规定出生30天以后的新生儿也能投保。
虽说“学平险”的价格比较亲民,业内人士仍然提醒消费者,选购“学平险”时,不要只盯着价格,市面上的“学平险”保障范围不尽相同,一定要仔细阅读保险产品的保障责任、保额、有无等待期、免责条款等重要信息,挑选出最适合自己需求的“学平险”产品。
记者比较多款“学平险”产品发现,在医院范围方面,大部分“学平险”都限定为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普通部,也有个别“学平险”规定医保定点医院都能理赔,也就是说有些能刷医保卡的一级社区医院或者民营医院也在范围之内。
一般来说,由非意外原因导致的普通门诊医疗、重大疾病治疗以及先天性疾病诊疗等是不在“学平险”的保障范围内的,但有些“学平险”将重疾、意外身故伤残、疾病身故、交通工具意外等风险也纳入了保障范围。有些保险公司的同一款“学平险”产品又细分为基础版、经典版、尊贵版等多个版本,版本越高保障范围越广,有的高版本“学平险”将意外住院津贴、监护人责任、猝死保障等风险也覆盖其中。
此外,不同“学平险”产品在是否限定社保范围、是否报销自费药,以及免赔额大小、等待期长短等方面的规定也都有不同,消费者投保时一定要看清这些细致的规定。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保险投保的健康告知环节,一定要如实向保险公司说明情况,如果故意隐瞒,可能会影响到后期的理赔。同时,填写的各项信息也要真实、准确,否则在后期理赔时也会遇到麻烦。
为了一旦出险能够顺畅理赔,消费者最好在投保后,就提前了解一下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以及所需要提供的各种材料,这样在事故发生时就不会手忙脚乱。一般来说,一旦发生保险事故,需要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理赔需要提交的材料大多包括被保险人身份证明、病历本或诊断证明、意外事故证明、医疗费用发票原件、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等,具体情况可以询问保险公司理赔人员。
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