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烽火真情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18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袁静、孔厥合著的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最早以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形式走入广大读者的视野,距今已历76载春秋,但为一代代读者带来的感动和震撼仍未褪色。它虽然采用了传统小说的章回体结构,却没有囿于“才子佳人”的俗套,而是以冀中平原的普通农民为主角。小说讴歌了白洋淀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抗日的英雄事迹,更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残酷的战争中相互生长的真挚爱情,被评论界誉为“旧瓶装新酒”的典范。书中先后出现的三段与结婚相关的场景不仅为作品增加了传奇色彩,也衬托得烽火中的儿女情更为真实动人。

  小说的主角牛大水和杨小梅,在刚刚登场时是一对最平凡不过的农村青年男女,虽然勤劳、质朴,但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只惦记着“一亩地两头牛”的安稳日子。两人彼此互有好感,都觉得如果能和对方结婚就心满意足,但小梅却因母亲逼迫,最终嫁给了无赖张金龙。大水眼中的这场婚礼,看似热闹却毫无喜气。“瞧见李六子端着个三眼枪,在开道冲邪呢。六个吹鼓手,吹吹打打,引着一顶蓝轿,和一顶红缎子绣金的花轿。花轿后面跟着好些个挎盒子枪的人们,都很威武地走过去了。……大水迷迷惑惑地想:‘不要是杨小梅吧?’他呆呆地望着,那花轿越走越远了。这当儿,小梅正坐在花轿里淌眼泪呢。”

  在共产党员黑老蔡的引领和教育下,牛大水积极地加入了抗日自卫队,在战斗中逐渐改正了“农民意识”的不足,光荣地加入了共产党,选到县里受训。备受丈夫和婆婆虐待的小梅从家里逃出,找到黑老蔡倾诉了想当“女红军”的愿望,也加入了训练班。经过同志们的帮助、鼓励,两人从一开始的“庄稼脑袋”“装了一肚子小米饭”,终于提高了理论水平,小梅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从胆小受气的小媳妇逐渐成长为坚定的妇女干部,最终与成为汉奸的张金龙离了婚,奔向新的生活。

  一心盼着儿子成家的牛老爹到处筹钱,给大水说了一门亲事,把他从游击队临时叫了回来,“门上吊个红灯笼,两边贴着红对联。院里又是做菜的,又是蒸饽饽的,乱乱腾腾好些人。……炕上铺一条借来的毯子,两条被子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边,被子上还放一对新枕头。墙上贴着红‘囍’字,挂着人家送的美人儿画”。大水套着借来的棉袍和瓜壳帽,走在迎亲的路上,心想:“她是怎么个人呢?有小梅那么好吗?”突如其来的枪声打断了迎亲的进程,敌人冲进村子烧杀抢掠,没见过面的新娘惨死在日寇的兽行中,更坚定了大水抗战到底的决心。

  在后来的“大扫荡”中,大水落入敌手,虽历经酷刑却宁死不屈;小梅九死一生,在群众的掩护下坚定斗争。这对历经坎坷的恋人,在艰苦的抗战中成长为英勇的战士,多年的等待迎来了圆满的结局,他们终于在战友们的祝福中举行了俭朴的婚礼。“区长他们把菜端来,两头各放了一大盆肉,一大盆鱼,还配搭两碟子炒菜——一碟子是粉条豆腐白菜,一碟子是白菜豆腐粉条。大伙儿坐的坐,站的站,吃着大米干饭,就着菜,有说有笑的,吃了个欢。……大屋子里挤不下,连院里都站满了人,可热闹啦。”黑老蔡送给新人的对联,点出了全书的主题——“打日本才算好儿女,救祖国方是真英雄”。正如郭沫若对此书的评价:“这里面进步的人物都是平凡的儿女,但也都是集体的英雄。”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共同塑造了这部新时代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