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审美力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二十八、“情人眼里出西施”效应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有些人是能够摆脱以上这些客观审美标准的。

  比如 , 一些老人虽然人到暮年,却依然认真生活,好好打理自己,对走向衰亡的生命没有恐慌,平和、从容,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就会产生美感。比如,在 2008 年汶川地震中失去双腿的舞者廖智,当她戴上假肢、穿上高跟鞋、化着精致的妆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时,所有人的目光不是落在她冰冷的假肢上,而是被她灿烂的笑容、散发光芒的双眼、昂扬的精神深深鼓舞和吸引,觉得她美极了。

  然而有一些人,虽然长相精致,颜值出众,但是傲慢无礼、愚妄浅薄,会令人觉得她毫无美感。

  所有动物也有前面提到的四点“审美标准”。比如一头狮子觉得另一头狮子“美”,同样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这头狮子要有生命性,是有活力的。

  2.要脱离原始,符合它们的进化水平。

  3.没有重大缺陷,肢体、毛发是健康的。

  4.要正态分布,体形符合族群整体的标准。

  以上四点,但凡有一点不符合,比如毛发稀疏、年老、残疾、过于瘦弱或肥胖等,都会成为族群里的“丑”类。

  人类与动物有何不同?除了以上这些对内容本身的审视,我们还有精神审美。也就是说,我们的审美是通过一个物,进入它的“意象世界”,与这个物产生某些情感的关联。

  我们可以在感受精神审美的时候,克服内容的不足,产生“情人眼里出西施”的效应,即你喜欢这个人,你的精神感受就大于对内容的审视。

  有句流行的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人的长相从宏观层面看区别不算太大,但精神层面的美却各有不同,这也给了每个人表现自己美的机会。

  当长相平常、个子矮小、一贫如洗的家庭教师简·爱,面对贵族庄园主人罗切斯特的示爱,铿锵有力地说出“我贫穷、卑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来到上帝面前时,我们都是平等的”时,让我们感受到了拥有独立意志力和自我富足感的灵魂之美。

  关于美,我们不必对长相要求过度严苛,一味追求外貌上的精致和“完美”。我们要做的是,放下对内容美上的执着,在主观上对自己包容一些,学着用精神美去弥补内容美的“遗憾”。 (完)

  

  北京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