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天凉好个秋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不少节气都深受人们喜爱,立秋便是其中之一。这个标志着夏秋交替的时节,不仅承载着丰收的喜悦,更寄托着人们对凉爽金秋的殷切期盼。

  有趣的是,这些节气的实际变化往往比古籍记载的还要精准。立秋一到,天空立刻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昨夜刚下的一场雨似乎帮老天爷擦了一把脸,只一夜的工夫,天高地阔,风轻云淡,天地一下子多了几分清澈和透亮。那曾浸透衣衫的黏腻暑气,突然没了踪影,秋风阵阵,凉意习习,怕凉的女孩儿已悄悄在早晚披上了薄衣。枝叶婆娑、树影斑驳中,翠鸟挥起了翅膀,知了也重新开始了歌唱;喝饱了水的秧苗挺直了腰杆儿,向日葵又找准了太阳的方向,再次扬起了圆圆的脸庞。人们在不知不觉间感到神清气爽——秋天,真的要来了。

  立秋是民俗活动较多的节气?。在一些地区,人们在立秋到来时有“啃秋”的习俗,主要食用西瓜等瓜果来祛暑防病,同时寓意送别盛夏、迎接秋天,也有增进食欲的效果。还有“晒秋”,单听“晒秋”这个词,眼前很容易浮现出勤劳的农家主人,利用自家的房前屋后、场院、屋顶、窗台晾晒农作物的场景。红的辣椒、黄的玉米、绿的豆角、紫的茄子……一派五谷丰登的丰收景象,像极了画家手里的调色板,山峦田野间,一幅幅美丽绚烂的画卷正挥洒着墨色晕染开来。

  而“赏秋”就更多姿多彩了。立秋过后,天气逐渐变凉,枝叶或藤蔓开始变色,于是山峦叠翠、层林尽染。人们不负秋色美景,纷纷骑行郊野,拄杖登山,或流连于林木繁茂的植物园,或漫步在五彩斑斓的百里山水画廊。既饱了眼福,也美了心境。

  立秋最接地气的民俗活动,当数“贴秋膘”。经过盛夏大汗淋漓的“蒸腾”,人们像晒蔫儿的秧苗,整日无精打采、茶饭不思,全靠过水凉面勉强应对酷暑。待到入秋,天高云淡,黏腻的暑热渐渐褪去,人们的胃口也随之打开,便想趁着这清爽时节吃些热量高的食物,好好补补夏天造成的身体亏空——于是,“贴秋膘”的习俗便应运而生。

  “贴秋膘”的食物很多,红烧肉是许多家庭的首选。做红烧肉也有讲究,我通常偏爱肥瘦相间、五花三层的肉——这样的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炖煮后肉香四溢,口感软糯鲜香。肉买回来后切成见方小块,凉水下锅,倒入料酒去腥,开锅后撇去血沫,肉块收紧后捞出备用。锅内放底油,加入绵白糖少许,翻动炒勺煸出糖色,待糖汁拱出一个个微小气泡后,将肉块放入。倒入生抽增味,老抽添色,陆续加入葱、姜、花椒、大料、香叶和桂皮,与肉块一起微火翻炒,直至煸出肉块的油脂。注入开水没过肉块,最后再丢入几粒冰糖炖煮即可。待“咝咝”热气裹着肉香沿锅壁四散时,用筷子尖试着扎一扎肉块,如果能轻松扎入,那证明红烧肉已经软烂炖熟。这时再看肉块,汤色正好,红润亮泽,丢两块到案板上,肉会“欢快”地弹跳几下。

  热气缭绕的红烧肉端上桌,色红味香,勾得人食指大动。既然好饭不能独享,不如推开窗,把浓艳的秋色也请进来,一起大快朵颐,一起浅斟慢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