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今晚报

“花生上树”闹笑话 管住“任性”的AI关键在人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12版:城事       上一篇    下一篇

  评论员 张雪飞

  近日,某品牌在宣传旗下一款花生零食的时候,闹了一个笑话。宣传图中的花生虽然颗颗粒大饱满,看起来十分诱人,但是有一个常识性错误——花生都长在植物的顶端,并且随风摇摆。花生作为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是不可能如苹果葡萄一样长在树上的。8月28日,品牌回应称,由于工作中的疏忽,在电商平台商品详情页中错误使用了由AI生成的图片素材,公司做了道歉且对相关页面进行了更新修正,并已启动对所有产品宣传材料的全面科学性核查。

  笔者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篇语文课文《落花生》,现在也收录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本中,文中借父亲之口说出花生的好处:“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出来才知道。”也就是说,起码30多年来受过义务教育的人都该知道,花生是埋在地里的。品牌宣传闹出这么大的笑话,除了暴露基本常识不足、审核不严格,也令人有些不解,商品详情页为什么不用实物图片而使用AI生成?

  AI生成内容在营销领域的滥用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2025年上半年,央视就批过“樟树港辣椒种子”事件,一些直播间销售该商品时,使用AI生成的视频展示“产量大、果实大”的辣椒,辣椒植株像树一样高大,甚至出现了农户站在深水中采摘辣椒等不合常理的场景。AI生成的内容,是有可能犯常识性错误的。它只是工具,最要紧的是使用工具的人,如果没有严格的人工审核,就会出现“花生上树”“水中摘辣椒”等笑话。技术的便捷不能代替人的审核与判断,严谨和真实才是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根本。《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要求所有AI生成内容必须进行标识,随着相关法规越来越健全,希望“任性”的AI生成产品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