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一天,我带着孩子和父母前往某知名影视城游玩。进入游客中心后,父亲习惯性地向前台索要纸质游览地图。工作人员不耐烦地指了指身旁的告示牌,上面赫然写着:“没有纸质地图,请在手机上查看电子导游图!!”那两个刺眼的惊叹号,显然是因询问者众多而特意加上的,透着工作人员的不耐烦与抵触。
没有纸质地图的父亲难掩失望,整个游览的重担便落在我肩上。孩子没有手机,父母用的也是无法上网的老年机,我不得不全程紧盯手机导航,既要规划路线,又要解说景点,一趟下来疲惫不堪。
景区取消纸质地图或许节省了成本,却给老人、儿童等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不便,甚至让他们产生被数字时代抛弃的失落感。我们一边告诫孩子远离手机,一边又制造着“无手机寸步难行”的困境,这种矛盾令人无所适从。
在数字化大潮中,是否也该为特殊群体保留一份温情?让纸质地图这类传统服务不至绝迹,这既是对多元需求的尊重,更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