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国际文化盛宴——古镇津韵国际文化市集在西青区杨柳青古镇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西青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俄罗斯、土耳其、埃及、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特色传统好物,搭建了中外文化交流平台。
市集现场,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尚氏绒喜花、杨柳青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引来大批中外游客驻足,杨柳青年画传承人现场演示年画制作的精湛工艺,一幅幅色彩艳丽、寓意吉祥的年画作品吸引了众多目光。手工折扇、风筝和剪纸等非遗展位前也围满了观众,大家不仅欣赏到巧夺天工的传统技艺,还有机会亲身体验制作过程,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在木版年画摊位前,不少外国友人争当“学徒”跟老师傅学起了手艺。“洋徒弟”们得意地举起自己的作品,老师为他们一一点赞。
此外,本次市集还特别邀请了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的留学生,带着他们家乡的传统物品来到市集参与展示。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留学生们身穿传统民族服装,带来了富有异域风情的手工艺品、特色版画以及传统美食。他们用流利的中文向游客们介绍自己国家的文化特色,为杨柳青古镇增添了一抹异域色彩。
“我来天津两年,已经把天津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了。”来自埃及的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徐昊阳说,他目前一直在北方生活,研究生毕业后打算到云南读博士,看看中国南方的城市。“我肯定还是要回来的,我想留在中国,留在天津。”徐昊阳说,他想学教育类的专业,将来可以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带到埃及,同时也把埃及的传统文化和教育引入中国。此次来国际文化市集,徐昊阳带来了铜制的法老棺椁、埃及传统草纸画以及一些描写埃及的书籍。“虽然我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小,但我还是很愿意作为一个桥梁,让两个国家越走越近。”
来自俄罗斯的阿雅是天津师范大学研二的留学生,虽然来津不到两年,但是接触中国文化和汉语已经5年了。“我在俄罗斯上大学的时候就学习汉语。”在阿雅看来,天津是集传统和开放于一体的包容性城市,既有古老的传统和传承,也有现代化科技与发展,“杨柳青和古文化街都属于有传统故事的地方,这很中国,我很喜欢,能在这样有传统氛围的地方展示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物品,我很开心。”阿雅带来了传统的俄罗斯套娃、桦木桶。“这个小桶像笔筒一样,用桦木做的,没有钉子和胶水,外面雕刻的画就是我们俄罗斯传统故事。”阿雅表示,希望研究生毕业后能继续留在天津实习和工作,“我太喜欢这里了。”
记者 白颖文
摄影 记者 潘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