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外交部在天津举办山东省专场吹风会,介绍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情况,推介山东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相关成果。
上合示范区坐落于青岛市。近年来,山东加快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打造区域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和商旅文交流发展“四个中心”,正逐步成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上合文化集中展示区、资源要素交汇区、重要活动承载区。2024年,青岛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进出口额达1283.6亿元,是2018年的3.6倍,今年上半年青岛与上合组织其他国家进出口额906.7亿元,同比增长27%;与上合组织国家友好城市、友好合作关系城市由2018年峰会前的3个增长至15个。
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青岛聚焦地方经贸合作,统筹全市政策资源,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上合示范区的若干措施》《关于加快推进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累计推出130余项政策举措,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统筹土地、资金等要素资源向示范区倾斜。推动部门同向发力,海关、税务、法院、发改、商务、交通等部门分别制定出台共250余项支持示范区建设政策,围绕物流、贸易、产业发展等领域,推动地方经贸合作走深走实。
在推进与上合组织国家地方合作方面,青岛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以及产业资源优势。设施联通方面,海铁联运量连续10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累计开行32条国际国内班列线路,通达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23个国家、54个城市;加密开行“中俄专线”“中吉乌专线”“中哈专线”等4条TIR线路。贸易发展方面,引进亚欧国际、天府盛等企业落户,2024年全市对上合组织国家有进出口实绩企业超8000家。高标准建设上合示范区二手车出口基地,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二手车6213台。高水平举办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上合组织产业链供应链论坛、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活动,搭建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产能协作方面,推进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建设。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在巴基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建设生产基地和研发销售机构,中启控股集团、双星集团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经贸合作园区和轮胎工厂。与中白工业园、俄中商务园、比什凯克自由经济区等上合组织国家园区建立常态化合作。发挥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作用,推动污水处理技术和电子元器件、工业设备等在海外应用推广。
落实《上合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关于“建成与上合组织国家相关地方间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的试验区”部署要求,完善联动创新机制,形成“管委会策源+行业部门引领+市场主体参与”格局,围绕物流运输便利、贸易发展便利、投资合作便利、人文交流便利、资金融通便利等方面,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快构建上合特色制度创新体系。强化多领域改革创新,制定制度创新工作计划。围绕跨国基础设施、高水平开放、国际合作等多领域,累计推出125项创新案例。突出涉外法律服务,塑强“法智谷”服务品牌,打造上合法务区、搭建高能级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出上合贸易指数20余项创新做法入选国家优秀案例或被国家部委宣传推广。
下一步,青岛将以本次峰会为契机,以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促进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打造上合组织旅游文化之都
青岛以旅游和文化之都建设为契机,制定出台建设方案,不断提升文旅产业现代化、品质化、国际化水平,叫响“‘旅游和文化之都’品牌”。
今年7月6日至8日,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第二十二次会晤、上合组织成员国旅游部门领导人会议、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开幕式暨青年歌会在青岛举办。会议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来自10个上合组织成员国、上合组织秘书处的13名部级领导共51名代表参会。大会通过了2025—2026年上海合作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候选城市提名、《上海合作组织2025年文化交流项目清单》,共同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第二十二次会晤纪要》。本次会议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配合做好我国担任上合组织2024—2025年轮值主席国工作,推动深化上合组织国家间文化和旅游领域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青岛加密至上合组织国家重点城市之间交通线路班次,开通青岛至莫斯科、迪拜两条客运航线,以及青岛至莫斯科中欧班列新线路。新开、加密31条国内外航线,推出串联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的精品长途线路,加快打造上合组织国家中国游“第一站”。针对满足入境游客多样化消费需求,打造山东首个入境支付友好型商场、山东首家中免集团市内免税项目,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2025年4月以来全市新增退税商店数量29家,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达1887万元,同比增长57.1%。开展“上合青年·邂逅青岛”践学活动,打造上合特色研学旅游品牌。推出外国人过境免签前置受理、快捷通关备案通行一体化等措施,打造“畅游上合”多语种旅游出行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胶东机场境外来宾综合服务中心,提供支付、文旅、通讯、交通等入境游综合服务指南。在全市打造7处支付便利化示范商圈、基地,18家重点银行2400余台ATM全部支持外卡取现,带动2024年入境游客接待数同比增长97.3%。
青岛打造“海上看青岛”品牌,新开通海上航线3条,推出橘子海、追鸥逐浪、海上啤酒节等特色观光产品,发布“国际达人带玩攻略”,海上旅游成为外籍游客来青岛体验必选项目,今年以来接待游客110万人次,同比增长115%。举办“茶和天下”国际友人采茶体验、“国际友人游太清”等特色非遗体验活动,通过邀请外籍游客体验中国非遗文化和传统习俗,以“外眼观非遗”的新颖视角展现传统文化魅力。青啤博物馆推出“觉醒的酿造师”“金色奇妙夜”等剧游夜游产品,联动马来西亚国宝级锡器品牌等海外特色IP推出文创商品,今年上半年接待境外游客28.3万人次,同比增长39%。
此外,青岛建立了跨区域交流合作机制。与7个上合组织国家的11个城市和地区签署《上合组织国家旅游城市合作机制倡议》,举办上合组织国家跨境运输潜力推介会,联合莫斯科文旅信息合作中心等10家单位签署《上合组织跨境运输航空旅游合作备忘录》,推动旅游运输市场互惠互利合作。推出“上合特色商品地图”,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集合20国、万余种上合组织国家特色商品展示销售。与中国旅游集团签约免税城项目,加快打造“买全球、卖全球”的旅游消费新模式。先后举办“2024—2025年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启动仪式、上合组织国家艺术家采风、“你好!中国”上合组织成员国旅行商踩线活动等多场文旅对外交流活动。连续5年举办“上合之夏”系列活动,活动升格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会议重要倡议。
同时构建海外文旅传播新矩阵。放大城市声量,通过“节庆IP+热点事件+展示推介”组合拳,实现城市形象破圈传播。围绕国际啤酒节,配套举办啤酒节“上合周”“国际友人狂欢日”等特色活动,构建“节庆流量+啤酒特色”的市场化活动体系,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亿次。构建包括Facebook、YouTube、TikTok等海外平台的官方文旅新媒体矩阵,“上合组织旅游和文化之都”品牌全网曝光超5000万人次。
记者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