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年开学在即,很多孩子将要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学习。朋辈之间的交往问题,越来越受到家长关注。“社牛”的孩子会不会因为话多而得罪人;“社恐”的孩子会不会因为孤僻而被冷落在一旁?那么,家长不妨利用这段时间给孩子做个“交友指导”吧。
讲述:孩子性格沉闷,妈妈担心受冷落
小越即将开始中学生活了,这几天她一直跟妈妈念叨着:“幸亏这次有几个小学同班同学跟我摇到了同一所中学,也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分到一个班?要是都不在一个班,我在新班级里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可怎么办呀?”听了女儿的话,妈妈沈女士也跟着焦虑起来。
沈女士说,小越是一个不太爱说话的孩子,除非是她认定的很熟悉的人,面对其他人,她都很沉闷,很少主动跟人交流。因为性格的原因,小越在小学六年交到的朋友很有限,最熟悉的同学是在幼儿园就相识的,而跟班里大多数同学都是简单的交流。为了让她多交朋友,在小学阶段,我一有机会就带她参加同学的集体活动,如放学后一起做游戏、假期里的社会实践等,可是她虽然参与,在群体里还是最沉默寡言的那一个。上中学后,学习压力大了,我担心“社恐”的小越在全新的班级环境里交不到朋友,想利用这段时间引导引导她。
建议:家长当导师,锻炼孩子“察言观色”
家庭教育指导师、天津市第一百中学心理中心教师李雪云说,衡量善于交友的标准不在数量,而重在质量。家长对孩子在新环境中的交友问题不必杞人忧天,因为只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或自我封闭的人,才很难交到朋友。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引导就可以了。比如,对刚上小学的孩子,家长可以教会孩子识别情绪脸谱,面对他人的不同情绪,慢慢学会独立面对。
李雪云老师建议,首先,孩子在新环境中与人交往,都会有一定的社交距离,家长可以尝试用“角色扮演”“对话演练”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孩子如何与新同学交流。如:跟同学展开兴趣爱好的聊天,找到共同的爱好;看到同学遇到困难,主动询问并提供帮助;遇到爱说爱笑的同学,怎样跟他们互动。特别是在开学初期的这段时间,家长可以主动跟孩子聊一聊在学校交往的感受,及时提出建议和帮助。其次,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如:提醒热情开朗的孩子学会留心观察,不要过度输出,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分寸感。对慢热内向的孩子,可从多留意周边同学的特征做起,通过微笑、主动做非语言性的互动(如借文具、一起做卫生)等延长社交时间的方法,逐渐交到朋友。
文 贾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