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新闻中心举行首场中外媒体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介绍了上海合作组织工业和信息化合作总体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徐朝锋、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李丽、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出席了会议。
总体情况 积极推动平等普惠包容发展
熊继军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落实“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要求,推动工业和信息化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5.7%;电信业务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9.3%,5G基站总数达到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软件业务累计完成收入70585亿元,利润同比增长12%。以人工智能大模型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前5个月,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中国工业和信息化事业的新发展,为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新机遇。
今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新疆克拉玛依成功举行第四次上合组织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部门负责人会议,达成5项重要成果:将机制名称改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提出7项具体行动;签署负责人会议纪要,明确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优先合作方向;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重要倡议,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开展数字技术人才培训,以及举办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合作发展论坛,发布《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工具箱》,打造上合数字领域务实合作生态。
熊继军表示,多年来,我们坚持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积极与包括上合组织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深化务实合作,推动工业和信息通信领域平等、普惠、包容发展。在数字领域,与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国际合作,支持构建开放、包容、共享的全球数字产业生态。在开源领域,DeepSeek(深度求索)等开源大模型的创新模式有效激发了行业创新氛围。在通信领域,发布了《关于开展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的通告》,截至目前,已有40家外资企业获得试点批复,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累计超过2600家。在工业领域,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通过多双边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展望未来,熊继军表示,中国愿与上合组织国家共同努力,在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加强政策交流,促进数字化转型;深化务实合作,探索技术联合研发;促进开源共建共享,积极落地开源成果;赋能产业升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共享数字红利,加强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工业领域深化能源工业合作,共推工业转型升级,搭建创新合作平台,促进普惠包容发展。
发展规划 大数据合作中心赋能区域发展
在昨日的吹风会上,中国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规划是很多媒体关注的焦点,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就这些问题给予了解答。
2023年5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正式启动以来,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在大数据合作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和成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介绍,合作中心依托在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的深厚积累,聚焦设施筑基、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应用赋能等方面,为上合组织打造了政产学研用合作新平台。其中,组织建设方面,创新采用“1本部+N分支”的组织模式,本部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并不断推进分支机构建设与产业赋能;人才培养方面,精心筹划多场优质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通过技术研讨与学习实践相结合等方式,为上合组织国家搭建了数字技术交流的高端平台,推动区域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平台搭建方面,连续3年召开上合组织国家数字技术国际交流活动,获得多方赞许和好评;对外合作方面,与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阿塞拜疆经济部第四次工业革命分析和协调中心、中亚人工智能协会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为乌兹别克斯坦研究编制了《数字经济发展2030规划》,为沙特阿拉伯编制算力基础设施规划,助力柬埔寨构建智慧城市标准化体系;成果输出方面,发布了《中国—上合组织国家数字领域合作案例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技术工具箱》,连续3年开展数字领域合作案例征集,覆盖26个上合组织国家,从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应用,全面展现了上合组织国家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深度和广度,同时发布了《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报告》,为上合组织国家间开展数字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技术合作、联合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在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方面也取得很多成功经验,提及对上合组织开展相关合作的考虑,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李丽表示,中国愿意充分发挥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携手打造开放、包容、互利的数字产业合作生态,开辟上合组织国家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蓝海。包括在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加强数字技术创新、推动数字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加强合作。
昨日的吹风会上,有关2023年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3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大数据合作中心开展数字技术人才培训”的具体落实工作,王志勤透露,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打造了“上合之树”数字技术培训系列活动,涵盖数字技术专题课程、技术研讨会、实地教学等多元环节。截至目前,已累计为上合组织国家培训数字技术人才830余人次,将提前超额完成3年1000人次的阶段性培训目标,为上合组织国家“育才赋能”的成效逐步显现。
合作行动 共拓数字融合与工业合作新蓝海
多年来,上合组织国家之间的务实合作需求日益增长,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22次会议多次提及各成员国应加强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合作。在此背景下,中方提议将“上合组织成员国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部门负责人会议”更名为“上合组织成员国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部长会议”,并与各成员国充分沟通、协商,最终达成共识。
熊继军表示,更名是一项标志性成果,充分体现了各成员国深化数字和信息通信领域务实合作的共同意愿,彰显了数字和信息通信技术合作在上合组织发展议程中日益提升的战略地位,也会为未来合作注入强大推动力。
此外,在被问及《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对推动成员国数字化转型合作的影响时,李丽表示,《行动计划》提出了7个方面的合作行动,包括数字化转型政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云计算、中小企业数字化、数字技术研发应用和数字技术人才交流。
她认为,《行动计划》回应时代需求,破解发展瓶颈,有助于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创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有助于各国信息化系统底层数据的一致性描述和规范化流通;有助于提升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水平和全社会数字治理水平;有助于更多国家借鉴成熟、高效的数字技术解决方案,降低“试错”成本;有利于提升各成员国数字人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
记者 苗娜 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