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天空显得格外高远,偶有浮云游过,如宣纸上不经意的一抹水墨。落叶在秋日中不可或缺,这便是树的一种智慧,舍了小枝小节,以保全根本,待来年春至,再发新芽。
秋日的午后,阳光毫无羞涩地走进房间,在四下里投下光影,于是沏上一盏茶,静静地聆听着那一首不老的歌谣。
秋日里不仅是享受生活的美好,更有许多“值得”的内容让大家一起去“赏”,一起去“聊”,一起去感悟。
秋日主题活动之“赏”
有人说将“赏”字分开来便是“尚”和“贝”,蕴含着“时尚和宝贝”的意思,因为赏字头上顶着“尚”字,于是便有了品格,而“赏”不是走马观花般的看,而是要用心去品,去“欣赏”。匆匆而过,自以为赏了,实则不过掠影而已,“赏”的要义在于“停驻”,在于用静心去读懂肌理。
现在的人多注重“消费”而忽视了“欣赏”,然而消费的快感转瞬即逝,而欣赏的愉悦却会历久弥新。
当很多人的目光聚焦于楼市产品,真正能够读懂的又有多少人?
当楼市营销开始讲求住区实景的视觉效果,置业者便开始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看看住区景观的实际样子,而结果是在一阵阵“唏嘘”的感叹中伸出了拇指,而住区景观在设计中选择了什么样的树木植被却根本没有留意,只不过是在看的过程中觉得有水系,有花草就足够了,如同看楼盘的样板间一样,走进去便被设计元素吸引,根本没有考虑入住后生活的实用性占有多大比重,简单的看便被吸引。
“赏”,包含着人们独有的精神气韵,不是闲散的逛,更不是“遛”的消遣,而是要达到心与景物之间深度融合的境界。
本次秋日活动的“赏”将邀约本报读者走进具有代表性的楼盘项目现场,静下心来认真地欣赏楼盘产品的景观营造,真实感受居住生活的品质和设计的细节,参与活动的读者不仅可以深度了解当下居住产品在户型设计以及景观营造上的独到匠心和细节优势,还能通过“赏”来丰富内心,更可以在活动中打卡拍照,绘制画作。
秋日主题活动之“聊”
人们在一起时,相互间说话十分容易,但“聊天”往往却很难,如果是不十分熟悉更谈不上“聊”。偶然看到两人对坐却各说各的话,彼此的心思早飞到九霄云外。这不是“聊”,而是自娱自乐罢了。真正的“聊”需要相互间的心灵敞开,话语间有来有往,既不过于热络,也不显得冷淡。
真正的“聊天”不在于词藻华丽,而在真性情的流露。老友相逢,即便默然对坐,亦有一种惬意的交流。这种默契不是一朝一夕,需要经过岁月的弥合,而此种“聊”贵在真诚。
聊天的妙处在于它能不经意间擦出思想的火花。好的聊天,不仅能排遣寂寞,更能启迪心智,开阔眼界。
实际上,有很多人需要在一起聊聊天,无论是四五十岁的“备老族”,还是白发染双鬓的老人,他们各自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就是一部“百科全书”,他们希望与他人共享自己的经历与坎坷,他们乐于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特别是在他们的脑海中对于城市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曾经的哪条街道,哪个胡同,曾经的玩伴与不起眼的零食,在他们眼里,有城市的发展与变迁,有时代的潮流与更迭。
会“聊天”的人懂得倾听,懂得共情,“聊”不失为一种艺术,如行云流水。
秋日活动的“聊”将串起诸多对城市曾经的记忆和故事,大家聚在一起,聊一聊过往,聊一聊现在,更可以聊聊记忆中挥之不去的人和事。
邀约读者参与秋日主题活动
秋天来了,微风吹过,更多的收获也将在这个季节得到满足,为更好地为本报读者提供舒适而有意义的互动活动,本报特别策划推出秋日闲聊系列主题活动,邀约读者参与其中,讲一讲自己年轻时的经历,说一说自己现在享受的生活时光,主题活动以追随时光的脚步,畅叙当下的幸福为场景,以一杯香茗品味人生的旅程,以追忆过往,享受时光作为对城市的致敬,对家人的致谢,对自己的致意。
参与活动的读者将围坐一起聊聊曾经的过往,谈谈现在的乐趣,可以聊城市的发展变化,聊现在的居住生活,聊曾经的梦想,聊家风、家事,同时也可以聊聊自己现在的喜好,包括书法、绘画、摄影、文艺、运动,更可以聊聊喜欢的书籍以及读后感,同时还将组织参与者走进具有代表性的楼盘项目实地鉴赏。
有兴趣参与秋日闲聊主题活动的读者拨打13612081010咨询报名。
记者 杨维东
制图 赵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