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宋诗选注》只选了林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一首,却没有选人们耳熟能详且视作经典的《山园小梅》,当与钱先生选诗的标准有关。钱先生选诗宁缺毋滥、“惜诗”如金,更注重诗歌在创造上的贡献,以及对后来诗人诗歌的影响。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诗云:“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钱锺书尤其盛赞诗中颔联:“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翻译成今天的语言即:树林掩翳的寺院黯淡如褪色的画卷,一块块架田像棋盘上割裂的方格。他认为这两个比喻构思巧妙,想象奇特,有首创之功,对后来宋朝诗人如滕岑、程孟阳、黄庭坚、杨万里以及明朝诗人杨慎等人的诗歌创作,都产生过影响,如黄庭坚《题安福李令朝华亭》诗中“田似围棋据一枰”即是。
当然,林逋为人所熟悉和称道的,还是《山园小梅》。金性尧选注的《宋诗三百首》、李梦生选注的《宋诗三百首全解》、缪钺主编的《宋诗鉴赏辞典》等书,虽然所选林逋作品略有差异,但都不约而同地选了《山园小梅》,可见它的确是一首人见人爱的好诗。诗曰:“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这首梅花诗,让林逋获得了当时和后世的极高赞誉,尤其颔联,形象概括了梅花的气质和神韵,一时传诵,成了名句。宋欧阳修、司马光、王直方、陈与义,元方回,明李东阳,清王士祯等人,对此句无不大加激赏。陈与义作诗力赞道:“自读西湖处士诗,年年临水看幽姿。晴窗画出横斜影,绝胜前村夜雪时。”认为此诗远胜唐朝齐己的名句:“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诗之外,林逋还有词行世,唐圭璋所编《全宋词》录词四首。其中,《相思令》读来让人诧异顿生。词曰:“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有离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如此缠绵悱恻、情真意切的词,出自一位孑然世外的隐士之手,出人意料。或说明,林逋一生未婚,但有过卿卿我我的爱情?非用情至深,何来此等感触?难道林逋为情所困,为挣脱桎梏才选择了与世隔绝,终身不娶?不得而知。
相对于林逋在诗词上的卓然成就,更让人赞叹的是他洁身自好的高贵品格。青年时期,林逋浪迹天涯,放游江淮之间,闲云野鹤一般。中年后,他厌倦漂泊,回到杭州,“结庐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过上了极其清苦的索居生活。
林逋好梅,也种梅,环居植梅三百余株,种梅、养梅、观梅、赏梅,成为梅花最好的护者和知音,一生作咏梅诗不计其数。林逋终身不娶,无妻无子,种梅之余,畜养白鹤两只,人送“梅妻鹤子”雅号。
对于林逋来说,富贵如浮云,荣华如尘芥。晚年,林逋自造墓于庐侧,并题诗于墓壁:“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修竹亦萧疏。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以没有写过御用文章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