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偶有同事盯着日历突然倒吸一口凉气:“只剩三天了!”其他人方才还浮于云端的目光,霎时被拽回电脑屏幕,键盘也随即发出急促的噼啪声,仿佛全被注入了一股神力。
目标任务没有贴上“最后期限”的标签之前,总有无舵之舟在时间汪洋里漂浮的感觉。然而,一旦惊觉时间红线迫在眉睫,人竟忽然生出了“超能力”——仿佛昏沉数月之躯在最后关头骤然醒来,冲刺撞线之姿,分明是向那终点索要着奇迹。可您说这怪不怪?明明知晓截止日期是红线、底线,却总有人偏要任自己如困兽被逼到墙角才亮出獠牙。如此看来,这截止日期,哪里只是某项任务的终点,它分明是“拖延症”的唯一药方,是令职场人心魂震颤的醒脑钟声啊!
说到药方,不妨给自己虚设一道“假底线”。曾有一次,我故意将交稿截止日期提前三天记在日历上。果然,到了那自欺欺人的“死期”,心骤然慌神了,急得眼也红了,竟真在假限前拼尽全力完成了任务——待真正期限到来时,我早已气定神闲。这般小小“诈术”,意外成了我驯服懒散之心的妙方。
人之一生,又何尝不是一场与时间的对弈?有心人并非总能踩线险胜,而是懂得在命运的棋局上,提前为自己布下几着妙棋。那悬在“截止日期”更前头的红丝线,便是向惰性宣战的第一声号角——它提醒我们,与其逼自己在悬崖边惊魂一搏,何不在坦途上从容迈步。